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如何利用网络自学

如何利用网络自学

作者: 冒险者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21:14 被阅读0次

一门技能从0分到60分是非常容易的,从60分到80分也不是很难。

作为一名阿宅,自己的一些技能:画图、乐器、外语、做视频等,的确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

其过程自然不能单用一句“简单”来总结。

踩过很多坑,绕过很多弯路,但也因此破除了不少迷雾。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将自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具体包括准备、心态、实操三个部分。

Here we go!

一、准备篇:重构生活系统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学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诶,一上来就这样打击自信心吗?

不要急,还请听我慢慢道来...

19年十一期间,我拿到了人生中第一把电吉他。

购买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特别痴迷一位吉他手,又恰逢市场上有卖那名吉他手的同款琴的廉价版,果断入手。

由于是定制款,从制作到拿货,过了大概半年之久。拿到琴后自然是喜爱有加,巴不得每天都装样子拨弄几下。但真正抱起来学习演奏,实际又过了半年。

没错,直到疫情在家期间,我才有机会开始学习电吉他。

在过去一期分享中有提到过“注意力资源”的概念:

人在每天集中精力、做出判断都是要耗费能量的。使用大脑的精力不是无止尽的,而是有限的。

每天在上班、社交、谈恋爱等一系列应对生存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力资源被大量消耗。

留给兴趣的时间、精力都是非常稀少的。

但是,还是有解决办法的,那就是重新构建生活系统。

过去,我曾在公众号中分享过这样一篇读书笔记:《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

作者吉田医生在工作加上照顾孩子的”地狱级“难度中咬牙完成了哈佛备考挑战。结合自己为期3个月的实践,对这本书提供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具体操作上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往期内容查看具体方法。

这里就去年开始写公众号时,积累下的实操心得进行分享。

心得1:自学训练必须每天进行。包括周末和一切你想休息的日子。

具体来说,是指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里来做。

可以和考上哈佛的吉田医生一样选择清晨,也可以选择下班回家后的时间,区别只在习惯和效率上。

(一般来说清晨时注意力资源已重新刷新,注意力更易集中,效率较高。但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需要8点左右就睡下,比较困难。实际测试体验后,发现即使在下班后,只要时间固定、关闭手机、放松心态,也可进入状态,只是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罢了。)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习惯的养成,具体来说,是减少进入状态需要耗费的精力。

孩子的教育是被强制的,成人的自学却是自愿的。孩子周围的一切,大多逼迫他继续,而成人周围的一切大多引诱他不要继续

坚持在固定时间训练,自主进入与周边隔离的环境,是自学需要克服的第一道难关。

心得2:给与训练计划足够的灵活性。

按吉田医生的话来讲,就是“放弃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想法”

我本人曾是个顽固的“工作生活分隔派”,对打扰到自己和他人假期的工作十分厌烦。当工作完成后,只要一到下班时间,巴不得迅速从单位撤离,回到自己家中的房间。

去年在看完书写完分享后,我开始尝试扭转这个观念。开始在下班后留在单位职工宿舍过夜。直到今天才察觉到,这个效果是惊人的。不仅留出了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而且精力得到了大量保存,一天中可做的事情变多了。

除了改变“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一概念的心态变化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需要为计划留出余地

简单来说,就是训练计划不要定得又长又密。

比如你规定自己每天背50个单词,突然老板叫你来加班怎么办?

好的做法是以周为单位来设定目标,留出足够的时间对付突发状况。不要拘泥于在一天内一口气完成。

综合以上两点心得,

重构生活系统,其实就是为学习专门空出一段时间。

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难:放弃早已熟悉的生活节奏、放弃周围的诱惑...若不是有足够的野心、立刻放手去做的行动力、以及运动员一般即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的处理能力,成年人的自学真的很难达成。

或者说,成年人的世界,本就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至少,我们还有的选择。

二、心态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一般网上的教学视频的up主们,常常会讲到一些“心法”。

无论是吉他、画图,又或者是写作、拍视频,他们提到的“心法”中,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享受你在做的事情”

一开始,我觉得这样讲只是为了吸引人们能够坚持学下去,但后来,随着自己的实践,才发现不止于此。提出这点是为了解决一个自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问题在于自学很难看到成果。

能感受自己成长的瞬间有很多:被别人表扬、被委托大型工作、产出厉害的成果等。但这样的瞬间并不易得。

大多数情况下,无论做什么都没有进步,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收获。非常影响长期的心态,导致坚持不下去。

这时有用的,便是那些视频教学up主提到的:“去享受你在做的事情”

不朝着变好的方向努力,即使降低难度、避开困难,也要朝着令自己开心的方向来练习,实际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即使知道是困难的、非得克服的工作,人们往往也不会积极去做。

无论对于何种技能,一个良好的自学循环应该是:觉得有趣才去做得越多,做得越多才会变得擅长。

这才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内在心法。

三、实操篇:专注

下面谈谈具体在实操过程中的注意点。

首先,通过网络学习可行吗?

答案是可行的。

无论是1年学完MIT 4年课程的Scott Young,还是你身边的朋友ABC,从0到60分,乃至80分的程度,都可依靠网络完成自学。

无论是B站、Youtube、还是mooc、公开课,都有足够且大量的资源供我们学习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与疫情期间学生群体上的网课有所不同,在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时,也就是自愿选择学习时,存在着2个阻碍点

阻碍点1:容易看到太多要做的事情。

打开视频网站,搜索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常会看到一大片并列的选择。

例如,搜索“吉他自学”,我们能一口气看到六线谱、和弦、节奏、推弦、揉弦、riff等一群内容。从新鲜、好奇,再到累和麻烦,这样的心态变化,几乎在一瞬间就可完成。

一口气看到太多要做的事情,

对初学者而言,容易降低学习动力

对中级者而言,由于能看到更优秀的作品/输出,也更容易激发自我批判,从而内心受到挫折

阻碍点2:不知道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学起。

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看不到全局学习路线是件麻烦事。

依然拿学习吉他举例:在没有掌握到闷弦、拨弹技巧时,直接上手去学强力和弦,就如同只掌握四则运算的小学生,去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毫无头绪。

令人头疼的地方在于,学生不知道自己欠缺哪些基本功,老师也默认看视频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基础。

  为越过这两个阻碍点,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不妨与传统的自学方式进行一下对比。

在传统自学模式中,也就是网络普及前,大多是买一本参考书,跟着书上的指导一章一章学习。

其优点在于:有强烈的目标感,完成一章的练习后再进行下一章,每攻克一个课题,便会产生充足的成就感

将这些优点运用于网络视频自学中,即,在初期过程中,尽量选择只跟着一个人的教学思路来,一步一步解锁新任务;在中期过程中,按照能让自己保持动力的、感到有趣的方向来。

这里初期就是指“0到60分”,中期指“60分到80分”的学习过程。由于大多数技能存在着“中级和高级分界暧昧”的情况,所以不要只信一家之言,保持动力才是最优先考虑的事项。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这里分为前期和中期就常见问题进行下说明。

初期问题:如何找到合适的老师

网络上的视频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为卖课的营销号混杂其中,想找合适的教程,的确得下一番功夫。

无论是收费、还是免费的资源,这里我对选择老师建议有以下几条:

1.不能用复杂词汇进行教学。

一条新的概念能在2分钟内解释清楚最佳。

2.声誉良好。

在百度上搜搜是否存在些有碍教学质量的黑历史。

3.最好拥有5年以上的实战经验。

注意不是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

4.长期坚持一种方法。

拥有一套总结出的核心方法,长期使用。

5.老师自己也在使用这种方法。

老师就是使用这套方法一路走来的。

感到不容易消化的地方,例如具体某个技巧,可以大胆翻看别人的视频进行补充学习。

中期问题:如何度过平台期/倦怠期

就同上面心态篇提到一样,无论对于减肥,还是学习,一段时间后丧失兴趣和动力十分常见。

心态上说是要寻找乐趣、享受它,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我的方法有两个:

1.和过去的自己做对比。

具体来说,例如写作和画图,分别对最近的和过去的作品进行重新创作和修整(Retouch),这样做能很轻松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2.只增加或改变1道程序。

一个长期重复的操作,容易变成作业般丢失创作的乐趣。

还是拿写作和画图举例。若在打草稿、勾勒正文、修改、装饰、上传的一般流程中,尝试做不同的事情,例如在打完草稿后直接装饰配图,在勾勒正文时增加查找名言的流程,会变得新鲜、有趣很多。不由得便去寻找教程进行新的学习。

Extra:个人感想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井底之蛙”的故事。井底的青蛙不知道外面大海的宽阔,只觉得自己所住的井才是最舒服的地方。形容人见识短浅。

实际上,我并不喜欢这个解释。

青蛙即使见识到大海的宽阔,适合他居住的地方也不在海里。“外面的世界更美好”,没有任何问题,但对青蛙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放在自学上是一样的道理。

网络上的信息非常繁多,都看似有用。常会激发我们的“松鼠症”,即数字囤积症状的发作。

“这个excel技巧不错,收藏!”“欸,这个VBA居然还能这样做,收藏!”想必是我们上网的常态。包括刷微博时,若看到有用的内容,常能在评论区看到一排人@笔记应用。

喜欢搜集各种各样的知识,好像能让自己变得学富五车,但这不过是种错觉,没有任何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在于提炼信息之间的联系,化作行动的能力,以完成当下任务。

也就是说,自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专注。

若青蛙踏出此处,再去寻找更舒服的井底生活,可能就是我喜欢的结局了。

综合以上,分享了一些成年人利用今日网络条件进行自学的心得。

同为学习之路上的旅者,自然不敢说此文是篇指南,不过是些经验之谈。

若能对你起到帮助是再好不过了。

随后有了新的经验还会继续分享出来。

愿旅行永不结束。

Bon voyag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利用网络自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rz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