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总想起徐峥《爱情神话》里,与那个叫玛雅的混血小姑娘在咖啡店的对话。
小姑娘特别强调的说,她是英国人,她去英国叫“回”,而她妈妈不是英国人,那她妈妈去英国才叫“去”。
咋一听,特别有道理。
人家本来是哪儿的,回哪儿不就叫回嘛;你不是那个地方的,不就叫“去”嘛。
细想想,是啊,你看,朋友喊你去他们的城市,会说“你过来玩啊!”,一个“来”字儿,就是去他们所在地的意思,那是他们的地盘儿,你只得能用“去”字。
跟那个小姑娘用“回”这个字强调那是她的地盘儿,一个意思。
那天读了《卖了良心才回来》,于是推荐了,觉得这样的话题会引起这代同龄人的共鸣。
家乡的人见着你,第一句大部分都是“回来了!……家来了!……”
老乡们在异地见着了,或是同一个地方出门上了学工作了,碰上会问“最近有没有回去啊……最近有没有家去啊”
然后唏嘘,唉“回去也没时间……回去也没地方走走……回去也没啥意思……这边的工作生活也丢不开……”
是,乡村或是小镇的空气,是熟悉的,也是不熟悉的,作息是规律的,但是于长大后的我们,却渐渐不适应了。父母可以适应故乡,而故乡的份量,就是最后的乌托邦
晚上又读到《小镇做题家》,那是另一种回不去故乡的心,既无法在大城市落脚,也回不了农村。
那,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是终极问题。
死党在立冬那天,把她父亲“请回”故乡了,落叶归根。
有时候就在想,我们,最后回哪儿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