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家庭主妇
我曾与朋友笑谈,“现在学着做一个家庭主妇”,不过那已是几个月以前,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家庭主妇。
在少女眼中女性的鄙视链中,“妇”是处于“少女”下游的,少女时期的我曾对“妇”一词嗤之以鼻。十年前在传媒大学的中蓝宿舍,我们室友六人熄灯后相互调侃,如果某人口不择言,会被其他人叱为“妇女”,以表不满。
不知从何时起,“妇”的意味里总有一股酸楚与哀愁,有一种坐立不安,小心翼翼操持的辛苦。旧时人们称刚过门的女子为“新妇”,“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说的是新婚场景。
新妇初到婆家,环境、人物俱不相熟,过去还讲究婆婆给媳妇立规矩,昔时在自家父母膝下,千万般宠爱,一朝拜别来到夫家,离开了父母的庇护,独自立业,经营生活,娇嗔的少女时代也就渐行渐远了。
可见从造字开始,人们就很写实的将那个亲事家务的已婚女性称为“妇”
看看“妇”怎么写吧,在甲骨文中,右边是“帚”,左边是“女”,表示洒扫,可见从造字开始,人们就很写实的将那个亲事家务的已婚女性称为“妇”。当然,大户人家的主妇或许并不洒扫,但主持相关内务仍是她们的工作。
成为“妇”是大多数少女的终极宿命,明明知道是宿命,少女时代的我们却对成为“妇”这一念头避而远之,大约是已经对“妇”的义务有所了解,以为洒扫是极平常而琐碎的事。我们当惯了孩子,对当惯了“妇”的母亲的操劳习以为常,安然享受她们的日常操持带来的一切便利,视之为理所当然,春花秋月、诗词歌赋固然是比柴米油盐愉悦身心,与其说是逃离,不如说是不甘平庸,那时有做梦与追梦的青春勇气,还不知在日常中活出精彩更具挑战。
婚后我与先生独自在京工作居住,鲜少涉足大家庭的事,是以并未以“妇”自居,成为“涂涂妈”之后才日渐成为家里的“主妇”。
我曾与人说,女人天生会当妈妈,筑巢与护窝是女人的天性,这应是留在人类基因里的动物本能,生了孩子,女性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妥善安排饭食,合理搭配衣物,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上帝无法照顾所有人,因此创造了母亲,妈妈们总是发自内心地为孩子准备一切,乐此不疲。
我这才知道,为人“妇”是这么迫不得已又心甘情愿的事儿
既做了“主妇”,总得管点什么吧,头一条是钱。并不是一定得拿着家里的财政大权,要拿着家里日常支用的钱,事实是京城米贵,居大不易,房价尤甚,财政大权除去日常之用所剩无几。每月固定开支包括房贷、停车、保险、吃喝玩乐、人情往来,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孔方兄。添丁之后,更是如此,我们夫妇均是上班族,收入相对稳定,故而需要规划好每一笔钱的用处,早做打算。第二条是“饭”。有娃之后,带孩子出去吃饭有诸多不便,需要带许多婴儿吃用,故一年来我们很少外出吃饭,外面的餐食不比家里的可口干净,适宜婴儿。主妇安排饭食,须考虑荤素搭配,营养美味,还要照顾到家里人的不同口味。爸爸喜欢吃面条,我在北京十余年,早已习惯主食米饭,我家主食有时候米饭、馒头、面条都有,或者交替换着吃。涂涂今日爱吃米粥,鸡蛋羹,每天还能吃下一小碗水果,食量甚大。在家吃饭的另一个好处是省钱,我如今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发现自从少出去吃饭,每月饮食开销小了很多。第三条是“家”。“主妇”今年的梦想清单里有一条是让家居更整洁舒适。窗明几净让人心情明朗,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家有幼儿的房子容易脏乱,孩子喜欢翻箱倒柜,把家里的东西翻到够为止,桌子、地面上经常被他弄的一塌糊涂。好在爸爸爱干净,每日擦桌擦地,我负责处理细节,调整陈设,周末在家带着涂涂一起整理,他充满好奇,他翻弄东西的欲望被充分满足,十分开心。我这才知道,为人“妇”是这么迫不得已又心甘情愿的事儿。
暂且说这么多,再说恐怕我这妇人就不仅仅是妇,而是“长舌妇”了。
@windy单风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