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能不能周全我,那终究是力不可为的事情。
别人愿不愿意认可我,那不仅仅跟认知有关,那更跟道德有关。
力不可为而为之,力竭而死。
别人能不能周全我,极其重要的是我自己能周全我。
迁就自己去迎合别人的风格?那咋不迁就别人来迎合自己的风格?
喜好这事儿有时候真就个体差异化先天或者后天生。想想我自己也是。有时候忍着恶心去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我也能来,我可能认为表面上不喜欢不代表不喜欢她做什么活动,也不代表我不喜欢热闹,有时候就忽略过去了。
但就是有人他无法忽略这一点,他过不去,于是人品还行的人就隔开距离。
人品过分烂的人就直接给人家做出甩脸子处处针对的行为来。这真强求不来,隔开距离,远离烂人,并且不用被他们影响心情是很合理的事情。
不要去跟讨厌你的人纠缠,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水准。
当然了,我们当然也不要跟自己讨厌的人纠缠,这是很健康的心情水准。
——————
有时候我想,我可能和ta确实是在和睦室友的拉进下,变得很是友好。
我不讨厌ta的气息,但讨厌ta刻板不放水的思想,讨厌ta似乎总有点大家长自我做主不接受他人观念的思想,而且ta是遇强则减,遇弱则强,这里说的强弱是一种在人群中交往融合处理的能力。
因此常常与之交流可能会产生不顺畅的感觉,但ta非常的坚持自己,并尊重自己的表达方式,并说这是个体差异化,让我觉得我可能冒犯到了人家,或者我是在蓄意显摆,如果不绕弯子直接说又有点伤人的感觉,就像是我直接说你不对。
可是朋友间既然交流产生了误解或者理解不清楚的地方,那就得快速圆场中和,清楚了就可以继续聊下去了,这是一件很顺畅的事情。如果这个小点儿都说不开,那么听的一方心里还有多难抓。
那你可能就想问清楚吧。
或许我有时候可能没有问清楚的耐心,哦,的确是了,我便直接指出了问题。
所以其实有两种可能,于我自身,有时候常常因为没发现问题而别人的指出则让我豁然开朗,瞬间明白。
那于别人,或许不是ta不知道,或许是ta不愿意接受我对ta问题点的指出,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说的那一刻ta自己已经知道了,但是暂时做不到了。所以拒绝正面回答。
我豁然开朗的回答一般是:“噢!原来是这样。”
那ta可能就会被迫说:“好的,我知道了。我会改……”但这样非常难受,不是吗?所以ta避免了正面回答,转而陈述自己的解释观点,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在正面回复我的问题。
我可能需要的是ta当时立即会产生的一种对模糊陈述的修正。然后话题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聊天嘛,都会有异议之处,那搞明白了彼此想说的和彼此理解的,就继续聊下去。
而ta的不正面回答,和侧面解释性坚持,使得聊天不清楚的点没有被解开,那么自然“天”就聊不下去了。
————
所以我是开放的,直接的,正面解决问题的,并且跟坦率的。
而ta是回避的,拒绝的,坚持自我的,不允许自我错了被冒犯的。但ta也许是会接下来去默默解决被别人发现的问题的,也许不会。总之,对别人没有回应,有点拧巴。
所以,其实跟我交流的话,有时候可以少很多的委婉曲折,直白的陈述会更好,遇事说事儿,解决问题。但平日里我的表现不是那么风风火火而直接的人,给人一种说话要注意要照顾的感觉(我确实也是这样),所以讨论问题时,常常也没有我想要的坦率感,不知道别人是这样的性格,还是说我也给别人了这样的感觉。可能我日常的态度和有事的态度是差异巨大的吧。日常,保持距离,不直接,心思细腻,对别人的表达和态度比较敏感。有事儿,就事论事儿的时候,急切需要所有人之间的开放、坦率、丝毫不藏着掖着,直到快速处理和解决。这两者之间有很明显的不同。
而跟ta交流,要有很好的耐心,最好是不断问清楚,前提是ta也有这样被问清楚的耐心,问题可以指,但不能指着ta可以立即改变或者做出一个回应。
问题可以留到耐心问清楚的结尾,而不是耐心问清楚的开始。毕竟“天”还是要聊下去。
ta可能兴致缺缺或者说也没有很像坚持,但我自己是很讨厌中断了没聊下去的感觉。尤其是讨厌突然中断。
————
ta可能也是讨厌我的没耐心和突兀的问题指出吧,ta可能更喜欢耐心的交流的正常流动。
我讨厌ta的不直接回应,不直接解决问题,或者说ta性格中一种潜藏的拧巴。
这种矛盾的冲击下,“天”有时候就真卡住,没法聊了……
————
其实我还是有点儿在意,ta认不认可我。我是说是否认可我的观点传达出来的理念。而不是我的态度或者其他感觉之类的。
因为这样,我或许就会知道,要么是我的态度或者状态没有调整到最佳的样子,要么是你单纯的不喜欢我的气息。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我可能就要调整下自己过分紧张和希望被认可的状态了,不紧张就不会有咄咄逼人的感觉,不再有明显的特别彰显,整个人的气息就会变得平缓,有自我的生命里和自信力。
如果你单纯不喜欢我的气息,那这个我强求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