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游之趣/春儿

作者: 幸福依然春儿 | 来源:发表于2020-10-02 02:15 被阅读0次
    庙宇之魂

              野游之趣

                    文/春儿

    过不过节的不重要,但一定要学会寻找轻松与快乐。赏什么风景不重要,但一定要学会发现美。一片金黄的落叶,一朵正开得艳的野花,一个被遗忘的山洞,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获得放松。探险的感觉,更是棒棒哒。山洞里,潮湿,黑暗,有水滴落,住着好多蝙蝠,那是它们最喜欢的家。我只是过客,不会去打扰蝙蝠们的宁静。

    假期里,难得睡个懒觉,爱人做的早饭。可我还是被几个电话给一而再再而三地叫醒了,不得不起来。于是带着两个孩子去理发。午后,和约好的两个好友,带上五个孩子,一起出发,去野游。我选的地方,水峪寺——一个已建了几年,还正在建的庙宇,属于少林寺的一个下院,寺里住着二十个左右的武僧,有十几岁的少年,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不上数理化之类的文化课,只学国学课,主要是练武。这里也算是深山老林了,没什么游客,清静,安全。所以带孩子们去玩,我不太喜欢凑人堆儿的地方。

    来到寺前,红墙琉璃瓦,彩绘的梁檩屋檐,甚是鲜艳。高大的庙堂之上,供奉着各路神仙,他们的表情,或严肃,不苟言笑,或温和,笑态可掬,或慈祥,大爱装于心,爱世爱人。一根根柱子,如定海神针,撑起偌大的屋顶。庙里有一大丛的芭蕉树,叶碧绿,鲜活,和周围已现凋零枯萎之态的花草树木比起来,精气神儿足足的,真是养眼养心。

    出了寺院,去后山。儿子发现两个洞口,好奇心驱使他走到洞口查看。我本以为是两个废弃的窑洞,原来山里人住的地方。可儿子告诉我,不是,是一个防空洞,是战争时期,人们躲灾避难的藏身之所。这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于是乎,我带着四个孩子,进洞探险,儿子在前领路。洞里特别潮湿,洞壁在不停渗水,脚下全是积水,黑暗无比,没一点光,我们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照明,探路。里面有蝙蝠,一只只倒挂在石壁上,默不作声,安静如尘。女儿吓哭了,弯着腰,不敢走,因为她在幻想被蝙蝠吃掉的情景。我握紧宝贝的手,边安慰她别怕,有妈妈和哥哥在,边拉着她继续向前行。

    洞深有百十米,就到了头。在洞里还看到了铁皮簸箕,肯定是挖洞时用来铲土往外运的工具。返回时,有几只蝙蝠飞进来。不过女儿已经不哭了,此时,她已懂得,只要不去打扰蝙蝠,它也就不会伤害我们。儿子却很喜欢这些看起来让我心里不太舒服的家伙,他甚至想捉一只带回家养,他说想象着摸它的皮毛,或许手感会很舒服。当然,我立即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万万不可行。

    出得洞口,我们一个个鞋上都是泥巴,但心里还是美美哒的惬意,终于又锻炼了一次胆量,我和孩子们的。朋友的儿子更是用自豪的口吻笑着说到,他再去学校,又有了可以炫耀的事了,就是迷洞探险,还有与蝙蝠近距离接触。其实我总觉得,胆小是一种不够自信的表现。因此我也一直在尽力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希望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然后带着疑问去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在佛前,儿子可以静静地虔诚地上香,跪拜,祈祷,默念。在野外,他又可以成为疯狂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跑去闯来。路上,他还开玩笑,说他们班的同学都觉得他很混,意思就是他并不属于那种学习很拼命的学生,而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睡睡,从来不是第一个早读者,更不是最晚离开教室的。同学们都感觉他好像都没怎么下劲儿学习。可我知道,儿子有他的学习方法,他追求的是最好的学习效率,而不是死学硬背。养足精神,学时一百倍的专注,玩时也全心全意。妈妈最喜欢你的“混学”,因为我可不想有个书呆子儿子。在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后,我如此说。

    离开庙宇,走了有十几里路,我们一行八人又拐弯去了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也正在修建。所有房子都是新的,不过房子里摆放的桌椅和床,是旧的,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小时候,家里放的也是那种桌子,箱子,床,都是很有质感的木板。

    回到家,已是暮色。爱人还没下班,我做晚饭,儿子、女儿写作业。饭毕,两个孩子坐在电脑前看电影——《哈利·波特》,我也陪着一起看,是英语版,但有中文字幕。我就提醒孩子们,可以边看电影,边练习英语听力,也算是一举两得了呢。

    所有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都如此美妙,都让我陶醉其中,欢欣不已。

                              ——2020.10.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游之趣/春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z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