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文
古文: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古文: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作者: 东十八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6:19 被阅读4次

编辑/方禾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故谗之。王于是而疏屈平。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后,怀王死于秦。长子顷襄王立,以其第子兰为令尹。.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

再后,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渔父》

相关文章

  • 古文: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编辑/方禾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 〔原创〕司马迁为什么要为屈原作传

    〔原创〕司马迁为什么要为屈原作传 文 酒中张志强 屈原不是影响了历史的人物,读《屈贾列传》,无具体事迹...

  • 屈原列传,古文新教 2022-05-09

    屈原列传,古文新教 1.读书会活动史记最喜欢人物,屈原赫赫在列。假如是你会成为屈原这样的人吗?学生对屈原的精神给予...

  • 读《贾谊论》

    贾谊有济天下之才,而终因不得文帝重用而郁郁早死。司马迁将他和屈原并举,写《屈原贾生列传》,李商隐诗感叹说“可怜夜半...

  • 读《楚辞·怀沙》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曰:“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自投汨罗以死。”后人遂以此理解《怀沙》为屈原绝命辞。 ...

  • 端午节,重读《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朝代:汉朝 作者: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

  • 屈原,以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文/浅兔耳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的人品有着极高的评价:其文约,...

  • 屈原的价值

    屈原是作为一个思想家与文学家而长存于世,而并不是因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过从司马迁的的《屈原贾生列传》中可以看出,屈原...

  • 屈原:委屈求全又何妨?

    “屈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位于“卷八十四·屈原贾列传第二十四”,对他的出生也有详细的介绍,同时也介绍了他在楚国的...

  • 七绝 戊戌端午读屈原列传

    端午读古文观止中屈原列传,书中有语云:“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悽怆……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v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