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纠结
很长时间以来,我的情绪就不太好,我自己是知道的,每当情绪上来时,就特别怨恨母亲,特别纠结。
我的个性是懦弱的,没有主见的。然而,对事情的执着又是如此不合常理。有时我就想,明明应该是很要强的个性,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又如此懦弱呢?会不会是小时候我本来是个非常活泼的性子,却被母亲硬生生的拧巴软了呢?可是母亲都已经这个年纪了,再拿出来说这事,会不会很不好?
情绪就如脱轴的线,越想理顺越不顺,越不想纠结反而越纠结。越纠结于情绪,就越难用正常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人和一些事儿。
这时只能自己默默消化,用母亲的不容易安抚自己,偶尔也会在家里提起。但自己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子不能说母过,自己这样是不对的,自己是不孝的。母亲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她都这个年纪了,自己还对小时候的经历耿耿于怀是不对的。
对于我焦虑的情绪,爱人看在眼中。那天,爱人对我说:马老师在征集二期班第八次地面课的个案,给你报名吧!我无可无不可,当时只是随便应付一声,并没有放在心上。主要原因是没有勇气去做个案,不想把自己的伤口赤裸裸地撕开了给别人看。
02心灵的救赎
非常感谢张老师和马老师,最终给了我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
当我坐在中间的靠背椅上,灯光调暗后,听到张老师的那句“此时此刻你想得到我的哪些帮助”时,我的心中顿时觉得特别温暖、安心和踏实。
当我对着张老师诉说时,那种内疚、自责,竟然没有强烈的来干扰我、阻挠我!或许我诉说了,也没什么吧!
其实对母亲的怨恨很多年没有出现了,我一直以为,自己内心里早就原谅了母亲,反而总是时不时的想到她年轻时候受的委屈,吃的苦,受的累,以及现在仍然因为时不时与奶奶闹矛盾而伤心抱怨和指责。
当孩子出现抑郁情绪时,我才开始反省自己,才突然发现,什么时候我竟然成了母亲的翻版?我说话的口气,做事的方式,与母亲如出一辙。
我警觉,直至今天,母亲仍然用她满身的负能量作为武器,在时时向我开火;我仍然以小时候的姿态毫无反抗、毫无怨言的承受着,然后转身我又把这枚炮弹射向了我的孩子。
孩子何其无辜,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的痛苦与无助,对母亲的怨恨再次涌上心头。然而这时我心中又会有个声音告诉我:母亲比你更不幸,她更不容易,作为她的女儿就该承受这一切!
坏情绪承受多了,总会有崩溃的那一天。当我的焦虑来得比往常更频繁,对黑暗的恐惧越来越深时,崩溃便已在一念之间。当张老师的“想得到我的哪些帮助?”就如救世主一样,让我找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我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赎的。
我不知道我的絮絮叨叨有没有主题,有没有目的。我只想把我心中的委屈说出来,把我这么多年一直埋在心里的不痛快倾诉出来。因为我知道,张老师可以帮我,我说出来不丢人。
在这里没人会指责你不孝,没人会笑话你,没人会说自己不会做母亲就抱怨自己的母亲没教好。
在这里,我就是当年那个受尽委屈的小可怜;就是那个每天背上都有个胖妹妹,还要干活,还要挨打受骂,无人可以求助的小女孩;是那个自小习惯了指责、冷脸、被亲人骂“臭妮子”的瘦小的黄毛丫头。那个小女孩儿可以尽情地哭闹一次,可以大声的指责一次母亲,可以为自己受到这么多年的伤害申一次冤。
当我感觉不到胸中那个硬块时,全身紧张、不舒服、不畅通的感觉泄去了很多。当张老师让我再次看看母亲的发型和脸时,我努力想看清她,却只看到了头发被一团柔和的黄色的光遮挡,原本紧皱的苦瓜脸被一朵黄色的向日葵花遮住。
03成为我自己
非常感谢张老师,让我重遇了小时候的自己,看到了那个可怜的孩子内心的伤痛,让她拥有了反抗的勇气和触摸新生活的力量。
当我深陷在往日的创伤中时,无论看什么事情都是带着痛意的。看母亲忙里忙外地端上鸡汤、端上水果,觉得她是在献殷勤;她带着关切的目光看我,是审视,是虚情假意;她小心翼翼的征求我的意见,是在做作。
昨天晚上爱人问我,你现在会不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母亲的所作所为。或许我对母亲的成见不会一下子全都去掉,但是,当我眼前闪现母亲的脸时,已不再是那皱巴巴的模样了,那张脸是平静的。对着那张脸,我的心中不再烦躁,不再讨厌。
现在我觉得自己对过去的母亲的指责是正常的,不是不孝的。我不再需要用对母亲的怜悯来压制我对她的怨恨,我承认母亲过去对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鉴于自己的经历,对于自己对孩子早年的伤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变化,但昨天晚上爱人对我说:能感觉出来你变柔软了。我很庆幸!
伤口越捂越容易发炎,揭开的当时很痛,抹上药慢慢就会结疤长好。或许这个伤痛太深,不会一次治愈,但是张老师这个手握心灵手术刀的大夫,已在伤口抹上了灵药,相信不久的将来,伤口就会慢慢愈合,即使再次揭开也不会比这一次更痛,随着伤口的愈合还会生发出无限的希望!
最终我会接纳当下的自己,成为我自己,我就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