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第一章幸福总论

《简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第一章幸福总论

作者: 生命的意义2014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14:03 被阅读0次

    正确地理解幸福

    幸福,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哲学作品都讨论了这个主题。古希腊圣贤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20世纪,心理学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写道:人们拼命追求的就是幸福快乐,他们希望能够幸福并一直如此。这种努力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一方面,其目的是远离痛苦和不快。另一方面则是体验强烈的愉悦感。然而,正如那句话说的: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我这一生。而事实的真相是:很可能你并没有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在二十世纪,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给出幸福的计算公式:幸福=效用/欲望。简而言之,这个公式需要我们尽可能获得足够多的物质,而后限制或者约束我们的欲望,我们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幸福。然而,即便我们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会有所疑虑:守财奴才是最符合这个公式的人,我们会反驳:如果拥有了足够的物质,难道我们不应该用来享受,用来满足我们更多、更大的欲望吗?对此,萨缪尔森的反驳是:由于欲望是无限制的,所以如果不能约束它,就可能会造成灾难。

    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在那本著名的《动机与人格》,提出如下观点: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也是理解幸福的一个角度。

    在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成名作《Authentic Happiness》里面,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经典公式:H=S+C+V。H代表着幸福,或者说是幸福的持久度,S是你的幸福的范围,主要是指情绪的范围,而很大程度上,它是被基因决定的,C是你的生活环境,V则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后来泰勒·本-沙哈尔在广为流传的《哈佛幸福课》视频中进一步认为:(对于幸福),基因设定范围(作用占50%),受意识行为支配的部分,即我们的行为处事方式、思维、生活的重心、三观(40%),外部环境(10%)。

    好几年前,当我读到这个公式,特别是泰勒·本-沙哈尔的解读,带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原来幸福最大的决定因素竟然是基因,这预示着提升幸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既然幸福40%由心理因素或者说受意识行为支配决定,那么就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后来出版的《Flourish: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塞利格曼进一步修正了幸福的含义:

    “一个人想到达到蓬勃的人生,就必须有足够的PERAM。这5个字母分别代表幸福人生的5个元素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E=投入(engagement)

    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

    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A=成就(accomplishment)”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描述是非常准确的,给我们提升幸福指明了方向,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可以看做是对PERAM的通俗化解释。

    我所理解的幸福

    我所理解的幸福,第一层关系是与物质相关,主要以满足人的感官等生物性需求为主而产生的快乐。从某种意义来说,我那3岁的小侄子最擅长的就是这种幸福(快乐)。人从动物进化而来,必须满足我们肉体的基本需求。我们进食,我们穿衣服,我们发生性行为,主要就是产生这种快乐。

    寻求快乐是基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的一种即时反射,其目的非关个人利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性爱的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它们实用价值凌驾于一切之上。正如人类性交为何如此短促,完成配种就够了,沉溺于其中可能成为天敌的点心。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

    基于物质的快乐,往往产生的是短暂的快乐,其最大作用是免除痛苦。当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其效用就大大降低,清楚地理解这种现象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享乐主义人生的最大问题,他们无法拥有长久的幸福,那些“幸福”转瞬即逝,他们只能陷入不断寻找的怪圈。

    第二层关系与我们的情感相关,情感的作用是增强或者减弱我们的快乐,使得这种快乐产生的幸福能够更强大、更持久,又或者是减弱和短暂。一个人吃饭,和与我爱的人一起吃饭,是不一样的体验;一个人的自慰,和与爱人的水乳交融,更是不一样的体验。当我们的情感参与其中,快乐就会改变,无论是往好的方面,亦或者是往坏的方面。与朋友的交往,亲密关系,抚养小孩,这类活动都有情感的投入,在此层关系而成功的人生通常比第一种人生要更幸福。

    然而,另一方面,情感的参与又可能削弱幸福感/快乐。原本是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也可能变成“父母皆祸害”;原本发誓要“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亲密关系,也可能变成“老死不相往来”;原本是“称兄道弟两肋插刀”的朋友关系,也可能变成“形同陌人”。因此,用正确的思维去处理亲密关系,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之一,这是本书后半部分的重点内容。

    第三层关系则是意义,这类活动因超越了人类个体而带来了特殊的价值。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幸福绝不仅仅是愉悦的情绪体验。幸福不只是快感,我们更需要这种愉悦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助人为乐,参与政治、宗教活动,加入军队,参与爱国主义活动,都可以带来更强烈的幸福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很多革命人士怀着解放和建设新中国而艰苦奋斗,他们是为意义而活的代表。

    我所理解的幸福,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我们的肉体。遗憾的是,很多关于幸福的著作里面,有意无意地缺失了这一块。假如你现在处于重感冒之中,无论给你增加多少物质,又无论有多少人来慰问你,你都不可能回到你应该有的幸福水平。运动是将我们带回本应有的幸福水平或健康水平,如果缺乏了运动,我们就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应该达到的幸福水准。

    为什么幸福是重要的

    为什么幸福或者说幸福感是重要的。它就像空气、水这些基本的物质需求一样,当我们被满足的时候,我们经常忽视它们的存在,而当它们缺失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它们的重要性。

    在我的观察中,幸福和幸福感跟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内心幸福的缺乏是导致人们做出很多看似不理智举动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无数种类似的例子。幸福跟自尊息息相关,幸福感的缺乏,导致某些人自尊低下或者自尊不稳定,影响了自己潜能的发挥。幸福跟意志力同样息息相关,当很多人意志力耗尽,就不能很好控制自己,很多家庭夫妻在下班之后容易吵架,就是这个原因。

    在现代这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社会,内心的幸福感甚至于成为一种奢侈品,人们不得不过度依赖暂时快乐:游戏、购物、滥交和商业化的体育运动等。过于对这些短暂的幸福(物质上的需求)的追求,进一步导致了幸福的匮乏,造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对幸福的严重缺乏,还是造成现代社会上瘾症,特别是游戏上瘾,色情上瘾的重要原因。缺乏幸福的人,对多巴胺带来幸福的诱惑缺乏抵抗。就好比一个饥饿的人,面对毫无营养的垃圾食品,毫无抵抗力。

    另一方面,幸福感可以帮你建立强大的内心,使你能够抵御外界的负能量,比如别人的批评,谩骂或者负面情绪的传染;幸福可以帮你抗压,这在工作中同样很重要,很多工作本身就是与压力做斗争。

    为什么提高幸福是困难的

    在第一层关系里面,快乐/快乐情绪大约50%由基因决定,这是一个曾经令我震惊的结论。得益于美国心理学界在上世纪80年代对双胞胎,包括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即便是分开抚养,双胞胎的快乐程度都是惊人的相似,以至于当时的研究者声称:想要提高人的幸福,就像想要提高成年人的身高一样,是徒劳无力的。

    很多小说影视中,那些富贵之家的孩子们,被形容为“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很可能都错了。真正被上帝眷顾的,是那些基因自身带着高快乐情绪的人,比如快乐大本营的谢娜。当你仔细回忆你小时候伙伴,通常那些快乐情绪较高的人,无论穷富,依然能快乐地活着。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物质主要用于减轻痛苦,而不能相应增加更多快乐,造成了所谓的“幸福的跑步机”,即便我们用力跑步,我们仍然在原地不前。从20世纪开始,每一代人的物质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幸福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根源在于物质的提高,在提高快乐和幸福方面,其效应是递减的。第一口冰淇淋是美味无穷的,第二口感觉也还都不错,但是第六口通常就没那么美妙了。

    物质可用于满足基本需求,其作用在于免除痛苦。对于一个街上的流浪汉,满足其对房子的物质需求显然能带给他极大的快乐,对于非洲很多处于饥荒的人来说,满足其对粮食的需求,显然也能带给他们极大的快乐。对于我们一个丰衣足食的人来说,在渴了之后喝一瓶水,饿了之后饱餐一顿,也能带来极大的快乐。

    然而当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想要增加更多快乐,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物质的作用就大大降低,其后的需求层次,更多与物质无关。实际上,物质需求,带来的是短暂、较低层次的快乐,而精神上的需求,则可以带来长远的、较高层次的快乐。如果你要追求更多的快乐,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更多的是要增加精神需求,也就是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后四个层次的需求。

    更多的物质需求,并不能增加更多的快乐,更不能替代精神层次上面的快乐。换言之,物质需求只是一种初级需求,想要丰盈的人生,想提高生活的乐趣,则必须增加精神层次的快乐。

    在此我不得不申明,我对追求物质和金钱并无偏见,甚至于说,这种追求,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然而于个体而言,这种追求并不是毫无代价,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希望我们在追求金钱,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清楚理解物质的局限性,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更幸福。在现代社会,绝对的“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进入一个相对的“精神匮乏”的时代。提升我们幸福的,最重要的不再是物质方面,而是精神方面。

    而在第二层跟我们情感相关的关系里面,我们太多人充满着错误的思维,阻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兴起,好朋友越来越少,家庭的联系越来越松散,离婚率不断上升,这一切使得我们与他人的联结越来越少,造成了我们情感的匮乏。

    同时,在关于情感元素里面,人类对负性情感特别的敏感,这是造成快乐和幸福缺乏的原因之一。在进化层面,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悲伤等,都可以帮助人类的祖先抵御恶劣的环境,有利于生存,同时造成了我们今天对负面情绪的敏感,往往需要非常多的正面情绪和思维才能抵消负性的侵蚀。

    在第三层关于意义的关系里面,现代人由于越来越匆忙和焦虑,以及个人自由主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集体感,失去了意义感。今天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一代人,失去了我们父辈和祖辈们的信仰。

    如果想要拥有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缺一不可。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限于生命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人在总体上可以是幸福的。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幸福

    然而,事实上,改变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在于认真生活,在于确定和选择哪些行为与你的幸福指数相关。然后你需要按照它们的重要性,相应地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在我们的每一天中,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多不少,所以我们应当把时间花费在能带给我们更多幸福和快乐的事情上。本质上,这本书大部分就是为了提醒你哪些事情对你的幸福最重要,需要你花费合理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于如何处理和对付负面情绪和思维。这些就犹如捆绑我们的束缚,我们要凿掉这些束缚。不管是哪种束缚,是阻碍你认识已熟知事物的认知束缚,还是情绪束缚或者行为束缚。这些束缚阻碍了我们对幸福的进一步追求。当我们去掉了这些束缚和包袱,才能更好发掘我们的潜力,才能达到我们应该有的幸福状态。

    从生理层面看,最大的科学依据,是后来脑科学家发现了“大脑的可塑性”,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在成年之后,大脑是固定的,不再发育。而后来发现,大脑同样是处于发育之中,这就为改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总体而言,我们的记忆等,是以物理化学等各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我们过去的经历,就这样存在于我们大脑中,构成了我们幸福的一部分。这里面存储的,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如果我们不停地增加积极情绪,就会使得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积极方面,反之亦然。

    我们做很多事情都可以获得幸福/快乐。然而,基于回报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能够让你获得更多收益的、事半功倍的事情,而不是那些事倍功半的事情。正如著名的二八定律所提示,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我们就必须有所取舍,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那么重要的就尤为重要。下面这个模型就是帮大家去挑选那些更有价值的事情。或许这个模型的确很简单,有太多的变数和影响因素,但是这个模型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至于偏差得太远。

    对于我们获得的幸福,按照持续的时间长短和强弱程度,分别计为X轴和Y轴。X轴是水平轴,从左到右,持续的时间由短到长;Y轴是垂直轴,从上到下,由强到弱,这样我们得到四个象限。

    图片二:幸福行为的四个象限

    在X轴,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一样,情感的参与,可以使得获得的幸福更持久。第三个层面的事情,即带有超越个人的意义上的行为,能产生最持久的幸福感。助人为乐,参与政治、宗教活动,加入军队,参与爱国主义活动等,都是这类事情。

    第二个层面的事情,普通情感的参与,也可以使获得的幸福感持久。普通的社交、与家人日常事情、带孩子等。这些事情也是普通人工作之外的多数活动,构成了普通人的幸福感。

    而第一个层面的事情,由于主要是满足人的感官等生物性需求,比如进食,发生性行为等。这种快乐就要短暂得多。通常,只有在我们进食的时候,与之相关的大脑区域多巴胺分泌会增多,我们会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当进食停止的时候,多巴胺的分泌就停止了,我们进食带来的快乐也就停止了。

    在Y轴,幸福感和快乐感的强弱,带有极大的个人色彩。一方面,它要受到基因的影响,另一方面,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和动机不同,导致得到的幸福感和快乐感的强弱完全不同。比如打麻将,号称是中国“国粹”,大多数人能从中得到很强的快乐感,甚至于不惜熬夜酣战,但也有人完全对它没有兴趣。

    与多巴胺分泌相关的活动,通常是强大但短暂的快乐,比如进食、打游戏、追剧、购物、逛街等。这些快乐虽然短暂但强大,也是我们必不可缺的,但是我们不能沉溺其中,需要适可而止,否则,我们只能陷入不断寻找的怪圈。

    简而言之,我们生活需要第一个层面的那些强大但短暂的快乐,需要多巴胺的分泌带来的快感,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沉溺其中。我们还需要增加精神层面的快乐,我们需要第二个层面的普通情感的参与,构造良好的亲密关系并从中获益,我们更需要第三个层面的强大而持久的快乐,助人为乐,参与爱国主义活动等。唯有我们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能获得快乐和幸福,我们的生活才更有深度和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第一章幸福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we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