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陶新华老师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我读其中一个章节——慧眼识人:教师的人才观。
陶老师说慧眼识人的宗旨,教师能敏锐的发现每个学生的才能、优秀品德,并且在互动过程中陪进行培养、强化。我特别认同陶老师的观点,特别是她对人才观、学生观以及评价标准那些思考。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类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够被消除或抑制。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陶老师也给出了应对策略,我感觉挺有道理的。
第一,调整情绪,将“爱”“包容”发展为教师标志性性格力量。因为这两种性格力量会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被爱的感觉,给予他们更多的赏识和支持。
第二,立足发扬优势品德,避免让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砝码。教师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多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得到关注,会有利于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第三,转变态度,关注积极面对问题,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从多个角度考虑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其做出积极的解释,使教师自身和学生本人从问题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第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范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特质的发展和表现,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师,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道理我们都懂,并且有时候我们也努力在做,至于效果不甚理想,可能与我们不能善始善终有很大关系。我想我们都会希望自己是优秀的,那些孩子会在我们的教育下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那么我们就应该不忘初心,满怀信心和爱去浇灌,期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