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灯二顾

千灯二顾

作者: 一步尘世间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06:52 被阅读0次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为期三天大戏时间。窗外响彻整个小区的咿咿呀呀充斥着鼓膜,委婉而又细腻。

顾坚,元末明初戏曲家,昆曲鼻祖。平江昆山千墩(今属江苏昆山千灯镇)人,精南辞,擅古赋。镇上有顾坚的纪念馆,就在古镇的某个石板街旁。

千墩二字,源自于吴越征战时。所谓千墩,就是说这里是吴淞江畔的第一千个土墩。知道是干啥的么?是战死的将士之坟墩。吴越之战,一场战役一个墩,从江的一头开始数,第一千个墩的所在地,就是千墩了,慢慢演变成现在的名字。话说当年的伍子胥对墩的数量没少贡献。

千灯古镇

作为昆曲的发源地的发源地,每年都要在全镇的拆迁小区巡回演出,每个小区三天。为什么是拆迁小区,因为商品房里大部分人听不懂。

为避免纠纷,在拆迁户的房产证下来后的第二个月,我买了一套。所以有幸看到和听到这咿咿呀呀的吴侬软曲。虽然不是太懂,但不妨碍我拿来吹个牛逼。

幕后吹拉弹,前台表演唱,电子字幕,主持人样样俱全。毕竟现在落户在此的太多,再不弄个电子字幕,除了老头老太太谁稀罕来看。年轻的本地人大都在玩手机呢。

唐诗宋词元戏曲。学过语文历史的都知道,戏曲恰恰是在元朝时期弘扬扩散开来,成为一种时代现象。顾坚也是这个时期的人物,而且其身处元末明初,正是戏曲发展的巅峰时期,更是促进了昆曲的诞生。

风月散人

千灯有二顾。除了昆曲鼻祖顾坚之外,还有一个顾姓名人。他就是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是他最出名的一句话了。顾炎武,原名顾绛,明末清初人。本来字忠清,后来因为反清复明的思想,改成炎武,以昭示其火热的反清和变革之心。别名化名无数,因为反清复明嘛,老有清奸搞他,不得不经常改名换姓。《日知录》是其代表作之一,经世致用是其极重要的思想之一。

顾炎武学识渊博,对国家和地方的制度特点,天文地理,经史百家,音韵训诂,农业军事,水利漕运都很有研究。这句话是百度整理的解释,虽然简洁不拗口,但比较拗脑。通俗地说,就是顾炎武同学政治(制度)、科学(天文)、地理(地理)、语文(经)、历史(史)、音乐(音韵)都很优秀,作文(训诂)、三农(农业)、孙子兵法(军事)、数学(水利漕运)这些都算良好。

所以,顾炎武的身份是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音韵学家。由此可见,顾炎武同学,当年是个文科生。

顾炎武,生于千灯,也死于千灯。古镇里还有顾炎武故居,内有其故居,有祠堂,有顾园,其陵墓也在此。

正是因为千灯有此二顾,这里的本地人姓顾的很多。单单我们小区的物业就有好几个姓顾,门口的保安也有俩姓顾的,问都不要问,肯定是他们俩的后人。

顾绛

相关文章

  • 印象千灯(二)

    千灯古镇里的灯艺术馆,是近年来才建立的,馆里陈列着近千余盏各式灯具和烛台。在古镇名称的由来里,有千墩,有茜墩, 当...

  • 千灯古镇二

    【千灯古镇二】 还真是有些时候。 如沿旧年轻叹语气 时候临照于, 某一镇乡间缘木水畔, 之抬首者。 还真是有些时候...

  • 七绝《藏头二首》

    《一》 万紫千红赞祖国, 家兴业大好山河。 灯流车水城乡夜, 火树银花耀点多。 《二》 万语千言不与说, 家国两顾...

  • 千灯

    文/梅映雪 古镇。赴千里之约 诗歌向灯下聚拢 应该有一千盏灯吧 结果呢? 还好,有淀山湖如海 观秦台的烽火如烟 吴...

  • 千灯

    文/小白白 千里一灯星海灿, 枫亭幽韵细柳影。 青苔小巷悠悠客, 庙宇钟声返璞真。

  • 恨春迟•元宵节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 去岁观灯疑是月,偏又是、千点芙蓉。一顾好风情,再顾风情错,再三错无穷。 今岁观灯人如月,...

  • 千灯印象

    一 放纵千里的内心 只为赴一场千灯之会 其实不管是千墩 还是千灯并不重要 只要有诗 二 青筒瓦,马头墙 小桥,流水...

  • 佳人行·二月弦

    红尘忘断当侧颜,抚发执灯凭栏间。 不闻琴走春江水,星云婉顾二月弦。

  • 千灯古镇

  • 千灯路

    梦锁楼台魂飞渡,黄泉映月别样红。 感君一回顾,千灯照来路。 昨日笑颜转头空。 思君多少泪,白了谁人头。 夜雨迢迢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灯二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j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