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1014/66c0d27cbcd06bca.jpg)
为什么人们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而不是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营销信息中,如果不慎慎重点,我们肯定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种产品或服务上,最后陷入一种财务困境,必须不断去做事情挣钱,尽管那些事情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
广告:只有当你拥有这件产品,使你的生活才更好。
广告还会穿搭一种更隐晦但更有影响力的信息,既拥有那些产品,你能获得满足感,但如果没能拥有那些产品,你的人生就是不圆满的。
广告传达的信息就是人生的圆满,来源于物质,既然如此,我们会怎么做?
购物,需要钱,为了挣钱,找工作(不符合我们的理想),认为情况是暂时的,因为做了一份没有满足感的工作,并且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感觉到越来越不满足,然后就盼着退休,退休了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了。
恶性循环:我们每天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弥补心中因此产生的空虚,我们会买更多的东西补偿自己,用物质奖励自己吞掉,挣得钱。
转变心态的重点: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他圆不圆满无关。
生活本来就很精彩,只不过有人没有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作。
“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
“一开始先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专注于我喜欢做的事,然后开始尝试找和利用那些机会接触和了解新事物,这样一来,我为什么来这里?这个答案范围变小了,不再像我旅行支出使那么狭小了。”
“如果你已经做成了想做的事,或者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那你没有理由害怕失去做那些事的机会。”对我来说,正是这个道理,帮我打开了那扇门。
从微观视角来看,我们的压力,焦虑,胜利和失败全都微不足道。正是因为我们去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自己,才找到人生的意义。
反思思考:前几年为了挣钱,周日去教课也是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空去伤心,其实我知道自己那是不甘心。以为挣到更多的钱,我就会快乐,结果是挣的钱,没有见,都玩、吃了,累且并不快乐,也付出了代价,透支身体,花了更多的钱去养。
钱,没了,快乐开始来了。
走了一遭,一切明白了。
现在每天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阅读、书法和绘画,更关注于与孩子的成长,不强求自己。每天阅读成为精神食粮,书法和绘画成为我的闲情逸致的爱好,我很满足。我认为大方向是对的,就是缺少明确的目标,当然也有目标,却只是不知怎样去做,别人都在做的方式,我却不想随大流。
精神世界丰富,也不再乱花钱。物质世界更丰富,学着与孩子自己动手创造美味,幸福并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