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六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六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3-13 07:48 被阅读0次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第九》:“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圣人的教化,无须用很严厉的方式就能成就人;圣人办政治也不用很严厉的刑法,就能使社会安定、天下太平,这是因为圣人所凭藉的是最根本的孝道

圣人就是顺着人的本性亲严教以敬爱,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做一切事情都为父母,把这种爱敬之心保持住,并不断扩展,就能发展出一种仁爱天下的情感。所以,当上了天子“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当了大夫、治家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所有人做事都把父母放在前头,心中一直怀揣着父母,这就是牢牢抓住孝这个德行的根本,走的路就不偏。

现代人教孩子做事为自己,学习为自己。父母做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孩子只要把功课做好什么都不用做。结果面对父母的付出,孩子就觉得理所当然。

我看过一个帖子,一位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小侄子成绩优秀,奥数、围棋、各种业余爱好都出类拔萃,可是小侄子觉得自己太优秀,嫌弃自己的父母配不上自己。孩子说:“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

豆瓣上曾经有一个10万多成员的网络讨论小组,名字叫:父母皆祸害。小组里是一群深觉自己受到父母伤害的人。有些人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穷养,言语中对父母的怨恨和咬牙切齿,让旁人看了都深觉寒心。没有爱敬存心的孩子,父母为他付出得再多,在他眼里都是常态,而且一旦常态被打破,就会心生怨恨。

几年前,浦东机场发生一幕惨剧,一个赴日留学的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原因就是,他赴日留学5年的经费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母亲省吃俭用,将唯一的房产变卖,寄住在娘家,最后四处举债,仍无法继续支付他高昂的费用。母亲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最后却换来儿子的仇恨。不启发出孩子的爱敬,即便是父母付出自己的全部,也不一定养出好孩子!

再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成就都是一家一家的,杨家将、岳飞、曾国藩。汉书的作者班固出身儒学世家,父亲班彪过世,22岁班固踵继先人之业,在父亲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汉书》。后来班超投笔从戎,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后因别人的案子受到株连,死于狱中,他妹妹班昭又续写,这是班家儿女。夫孝,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近代民国大家陈寅恪,从小熟读十三经,有阅读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的能力,为国内外学者推崇。他在国学研究院时,他的学生到上海家中去拜见他的父亲散原老人,父亲与这帮学生谈话坐着,这帮学生也坐着,而陈寅恪先生则一直站在父亲身边,一直到谈话结束。这是人才,他对父亲的严敬到这么一种程度。孝就是一种待人的心情,就是强调心态上的爱敬。你拿什么心情待人,这是根本。把这种爱敬之心保持住,并不断扩展,就能发展出一种仁爱天下的情感。

《朱子集注》上说:“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这就是大人之学,始于对父母兄长的那一份用心。“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圣人之教,不用勉强。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认为必须是虎爸虎妈,得严,因此,不断地给孩子布置任务,加重砝码。而且父母很有办法,持续地让孩子做下去,不做,就不给你奖励,同学聚会给你取消,游戏的时间取消。直到最后,当孩子不在意你这些筹码的时候,什么礼物、玩游戏、爱不爱我,都不在乎了,这时候父母才发现没招了,这一刻才知道教育失败。其实真正能够让孩子学会的,是让他自己选,你把他人生的心态培养好了,他选什么都对。家里有规矩,但规矩只是提醒他,与人相处,怎样做可以把握住爱敬的宗旨,规矩不是要种种严厉的方法处罚他。没有人逼着他,父母更不会逼他,父母是爱他。你逼他做,他会变成一个匮乏型心态的人,他会觉得做这一切都因为没办法。他没有内动力,没有对家族社会的爱敬和担当,做一切都太痛苦了。

有一本书叫《复杂》,说世界上的学问有两种:一种叫做简单科学,还有一种叫复杂科学。简单科学就是每一个事物可以分成很多步骤,各个部分间的因果关系清晰可追溯。例如汽车、火箭,听起来复杂,但是它的因果关系清晰可追溯,把各种零件配好就行。但复杂科学不行,它是混沌的,没法清晰地切割成每一个部分。比如说,热带雨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某个城市就刮起了龙卷风,很难了解中间的因果关系。我们究竟怎么看待我们的孩子?孩子究竟是一个机械体还是一个生命体?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孩子是汽车,我们的手段一定极其复杂,就像完成一辆汽车一样,语文不行补语文,数学不行补数学,再加上各种才艺,最后孩子成绩都不错,但他觉得学习很痛苦。被你硬塞进盒子扔进大学,自由了就开始颓废,做什么都没劲,因为我们把他当成了机器安装。反过来,你把他当人,那就是复杂科学,复杂科学就要简单操作。

人类进化到现在这么复杂的社会,就三条规则:1、遗传2、变异3、选择。那教养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几行代码到底是什么?

《陪孩子终身成长》作者樊登说:

第一是无条件的爱,

第二就是价值感,这都和爱敬有关阿德勒说,人一辈子在找价值感和归属感,无条件的爱就是归属感,价值感要父母帮助孩子建立。有些父母习惯性地打击孩子,无论孩子表现得好还是不好,好说你翘尾巴,不好说你比别人差多了。这种习惯性地打击,就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决定他的自律性,为什么大量的孩子拿到手机就玩命地玩?因为自尊水平极低,我反正管不了我自己,一会看手机、一会看电视,不看着他就一直看怎么提高自尊水平?要他从小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打扫房间,让他决定他自己学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提高他的自尊水平就提高了他的自律性。一定要表扬他,在他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并说清楚为什么表扬他,让他一辈子坚持下去

第三行代码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这就是学而时习之。因为一个人就算有无条件的爱,有价值感,一生也无法避免会经历挫折,只有勇敢地透过学习,不断在困境中学习,困而学之者,才有可能走到终点。父母抓住了这些教育的根本,孩子就有了生命力,能自己不断迭代。真正让复杂体发生改变的是他内在的动力,他自己生命力旺盛,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命力旺盛的根本就是爱敬存心。

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理念章法。通常孩子很小的时候,很爱很依赖我们的时候,我们无感,还以为麻烦,也不注意启发守护孩子这一份对父母的爱敬之心。这样对孩子,就必然会遭遇残酷的青春期,到时候父母又惊又怕,弄得非常辛苦。“爱之不以道是谓之害”,所以,要想真的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我们家长内心的价值观的问题。儒家教育我们君子务本,孝悌就是人之本,所谓“知”,就要知本。治,也是要治本。如果“本乱”,却能把事情治理好,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想让修齐治平的人生道路和社会理想得以实现,必须从教孝开始。个人讲就是让你有爱心、恭敬心对待别人,治国也是以这个为根本,社会就太平。“首孝弟”,一个人断了胳膊手脚甚至大腿都可以活,但是没见一个人没了头能活的。孝是首,是人之本、德之本、教之本。现在我们教孩子,不教则已,有能教者,又都从利禄起见。不教孝悌,也不期其为大圣大贤,而但愿其享高官厚禄。按照圣人之教,这是起步就起错了,没有抓根本。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教养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几行代码到底是什么?

第一、无条件的爱;第二、价值感;第三、终身成长的学习的态度。

《陪孩子终身成长》作者樊登说:第一是无条件的爱,第二就是价值感,这都和爱敬有关。阿德勒说,人一辈子在找价值感和归属感,无条件的爱就是归属感,价值感要父母帮助孩子建立。有些父母习惯性地打击孩子,无论孩子表现得好还是不好,好说你翘尾巴,不好说你比别人差多了。这种习惯性地打击,就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决定他的自律性,为什么大量的孩子拿到手机就玩命地玩?因为自尊水平极低,我反正管不了我自己,一会看手机、一会看电视,不看着他就一直看。怎么提高自尊水平?要他从小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打扫房间,让他决定他自己学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提高他的自尊水平就提高了他的自律性。一定要表扬他,在他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并说清楚为什么表扬他,让他一辈子坚持下去。

第三行代码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这就是学而时习之。因为一个人就算有无条件的爱,有价值感,一生也无法避免会经历挫折,只有勇敢地透过学习,不断在困境中学习,困而学之者,才有可能走到终点。父母抓住了这些教育的根本,孩子就有了生命力,能自己不断迭代。真正让复杂体发生改变的是他内在的动力,他自己生命力旺盛,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命力旺盛的根本就是爱敬存心。

2.要想真的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我们家长的什么问题?

要想真的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我们家长内心的价值观的问题。儒家教育我们君子务本,孝悌就是人之本,所谓“知”,就要知本。治,也是要治本。如果“本乱”,却能把事情治理好,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想让修齐治平的人生道路和社会理想得以实现,必须从教孝开始。个人讲就是让你有爱心、恭敬心对待别人,治国也是以这个为根本,社会就太平。“首孝弟”,一个人断了胳膊手脚甚至大腿都可以活,但是没见一个人没了头能活的。孝是首,是人之本、德之本、教之本。现在我们教孩子,不教则已,有能教者,又都从利禄起见。不教孝悌,也不期其为大圣大贤,而但愿其享高官厚禄。按照圣人之教,这是起步就起错了,没有抓根本。

相关文章

  • 《孝经·圣治章第九》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七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第九》:“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

  •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六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第九》:“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圣人...

  • 学习《孝经》(4)

    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第九》:“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圣人的教化,无须用很严...

  • 🎧《孝经》圣治章第九 | 儿童诵读

    孝经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 孝经 圣治章 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九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第九》“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

  •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十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

  •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十一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今天学最后一句话: “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

  • 读《孝经》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 ,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

  •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三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圣治章第九》:“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lr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