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作者: 末远川 | 来源:发表于2020-12-24 06:56 被阅读0次

焦虑

焦虑是正常的现象,他意味着我们有想做的或者担心的事,正确处理焦虑,会帮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痛苦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的原因。痛苦究竟是什么?譬如,失去一个亲人,这是痛苦吗?不是。这只是一个事实,围绕着这个事实所产生的体验才可能是痛苦。

愤怒

愤怒分为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

好的愤怒,针对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它能告诉别人你的边界,让自己感到舒服,保护自己。通过愤怒,你拒绝了一次坏的关系,或者阻止了一个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

坏的愤怒,如果一个人导致你愤怒,你去发泄给别人,这就是坏的愤怒,毫无意义。

愤怒的意义。愤怒有很深刻的内涵,要通过愤怒,了解自己,剖析自己为什么生气,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处理。通过愤怒,你可以理清复杂的生活,并将其重组(可以作为人生情绪原则之一

内疚

这一章很有收获。那些喜欢无条件付出的人,并非是真的处于爱或者真心,可能是出于习惯,出于性格,所以另一方也不必干到愧疚。他们觉得他们付出了,以后出现问题,他们就可以脱开身,没有任何错误,就可以毫无愧疚感。他们享受的逻辑是,我是付出多的一方,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对方的错。

内疚的产生源于关系的失衡。内疚感的产生,在提示你们的关系需要平衡了,你需要多付出一些了;而对方也应该接受这种付出,让他完成补偿。

一个完全的付出者,往往是默默拒绝补偿的,所以会化解对方尝试补偿的努力。内疚感在对方心中不断积累,最终成为愤怒或者其他情绪,让他想要逃离。

如何让关系平衡,是一门艺术。如果一个人心里不平衡,最好办法是让他报仇,获得平衡。

没有罪责是神的境地,不是凡人的境地。作为一个凡人,要接受自己的过错,事物永远有两面性,在任何一个关系中,不可能只是一方的责任。

欲望

我有需求,需求有罪。人有太多的欲望和需求,往往自己会给欲望冠之以罪,压抑自己。

独自一人待着会面临两大欲望的挑战:饮食和男女

自卑

自卑只是因为缺爱。自信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父母的爱充满信息;自卑是“内心的小孩对获得父母的爱缺乏信心”

一个人自信与自卑与他是否成功,是否漂亮,都没有关系。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卑而努力工作,在社会上有地位有成就,但他的内心一直是自卑的。一个漂亮的女人未必内心自信。

一个人童年得到的爱越多,就越难追。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少,就月好追,因为很容易感动,而后面却可能很难相处,因为他可能会很敏感。

任何人的一生,你往下看,都会看到的一个深渊

优秀和自卑是一种平衡

恐惧

你越在乎一个关系,越害怕失去,就月可能无法左右这个关系。

理解自己

自我评价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这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

一个人自我评价低,就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很多东西,作者举了个例子,看见美女,自我评价低的会做梦,把她变成妓女;而自我评价高的,可能会做梦自己是王子。虽然知道,但是怎么办?

这是因为自我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价值。

指望对方改变,就是吧自己成长的责任放到了太太身上。结果导致太太的压力,太太一定会拒绝,以为对方態为你负责,智能为自己负责。

有时候,就像陷入了一种情绪的黑洞,沉溺一样的,常常歇斯底里的情绪,失去控制的情绪。这种情绪都是在提示你,你的过去有很大的问题,你的潜意识大有问题。情绪一定在玩“刻舟求剑”的游戏,你现在发泄愤怒的对象,是被冤枉了的,你要回到船出发的源头,去那里寻找答案。

  • 孩子说“妈妈我好开心”,妈妈要回应孩子的节奏,一起感受开心,让这种愉悦的感觉流动起来。
  • 心理治疗三部曲:理解、 接受、 改变
  • 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人,大概率对别人也很苛刻。比如海瑞(饿死5岁的女儿),比如希特勒,比如诸葛亮(事必躬亲是处于不信任,导致蜀国人才匮乏)。这些人并不适合党领导,反而是适当对自己放纵的人,更适合。严于律己的人,可能本能的会用高标准要求别人,因此就会变得苛刻。注意一个词,叫内在的关系模式。

黑暗与光明

亲密关系中,这些表面的交流失去了意义,必须交流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这时我们的关系就停滞不前了。这可能意味着,我们惧怕暴露内心,我们的外向可能是假的、肤浅的,一旦面对深层的问题,我们就变得极其内向了。一个安全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不管你怎么想、怎么说都可以

我们会说,阳光灿烂是好的,不开心、仇恨、愤怒是不好的。于是我们会压抑自己这些负面的东西,这样就远离了人生真相。但好的心理医生会让你相信,你所有的感受都是合理的,你的愤怒、嫉妒、仇恨还有悲伤等,都可以在他面前展示出来。一旦你压抑已久的这些感受在这个关系中展示出来,你就拥抱了你的人生真相。

有一次提到原生家庭,提到父母:

  • 子女永远别想改变父母,接受并适应。
  • 这是家族命运的轮回,心理学上的轮回,如果要斩断轮回,只有一条路,就是改变自己。

一个人干坏事的人,通常都是心理有疾病的人。

仪式感

仪式很重要,人生大的阶段,都需要仪式,比如外出求学、结婚、当父母、升职加薪等。这种仪式,更像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心理暗示,祭祀。它能给你一个理由,让你放下过去迎接未来,迎接自己新的身份。否则,人可能和过去纠缠不清,混沌不堪。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个“瓦尔登湖”

为什么人去世都有一个仪式,可能这也原因之一。仪式是一道门,它并未消失,这道门把人生华为两段,前一段属于过去,后一段属于未来,但它仍是通的,它只是象征着,提示着,我们转变已经发生。

性和攻击是人类的两个基本欲望,与之对应的是爱和自由

结语

人这种生物,说是很复杂,面对许多事的复杂行为,很隐秘,也很难解释;但看到答案后又很简单,简单到总是在复制或衍生父母给我们的模式。

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有的人在亲密关系里一味的付出,也可能并不是真心,而是出于更自私的想法,只是不像承担责任,只是分手后想让对方后悔一生,真的很可怕这种人。

愤怒的分类,有好坏之分,好的愤怒是指向对的目标,错误的愤怒是转移了目标,发泄向了错误的人。

亲密关系里,对另一半的不妥的行为,是将自己成长的责任推给了对方,而对方不愿意接受,就可能导致冲突。

仪式感,很重要很重要,在生活中一定要灵活应用。

不必内疚,有罪责是神的境地,不是凡人的境地。作为一个凡人,要接受自己的过错,事物永远有两面性,在任何一个关系中,不可能只是一方的责任。

接纳自己,自卑是一种童年的东西,虽然只是心理学上的镜像,可并未提到如何改变。

什么是一个好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你可以放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好的是坏的,但都是正常的,一个只有快乐的亲密关系是不正常的。总有一方在吸收着不快乐。

相关文章

  • 周记(7.1~7.7)NO. 38

    一,读书笔记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第二章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skyblue ,今天我分享的是《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第...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拥抱你的不完美 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1.真实胜过完美,一旦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实,如何接受自己的真实,如何跟自己真实地在一起,就会深刻地感知到真实是比完美...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1.认识坏习惯,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当你接纳自己,你就会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如果你想改变坏习...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1.如何才能自控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好在这篇文章的出现,也似乎解救了我。一边在做读书笔记的同时,一边思考,...

  • 读书笔记《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偶然的机会听了武志红的微课,我从来没有系统的学过心理学,也无意从事这个职业,只是儿子的叛逆,家庭的问题,以及个人成...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不完美才有改进的空间,才有努力的方向,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不完美包括:坏习惯、不好的情绪(悲伤、愤怒、内疚、恐惧)...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作者武志红从不完美的几个心理问题做分析,包括坏习惯、悲伤、愤怒、内疚、恐惧,分别给了解药,但归根结底,是接纳自己。...

  • 读书笔记||《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前段时间参加读书会的线下活动,听一位讲穿衣搭配的老师做分享,那次印象很深刻!但是说真的,关于穿衣搭配的内容我没有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pp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