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涉及人性真相的话,正史是不会记载的,道德家的文章也不会写,诗词歌赋里更没有,它们只会出现在民间俗语里,由老百姓口耳相传。
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一句:“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人不进庙
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小姐上香,一定要丫鬟陪着,没丫鬟也得找个别的伴儿,为什么不能一个人去?这里边有两种说法。
一是与人身安全有关。因为越是古老的庙宇离城市就越远,有些甚至在深山老林,如果你有林教头的身手,“风雪山神庙”也都由得你了,但对一般人来说,孤身前往是不安全的。
更重要的是,一人进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在庙里看到的,不管是法相庄严的佛、菩萨,还是相貌清奇的罗汉,或者面目狰狞的四大天王,这些巨型塑像往往给人形成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再严重的,用土话讲就叫“魔怔”了,这有心理学上的解释,倒不必故弄玄虚。
而且,这跟做没做亏心事也没关系,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敬畏心理。
如果身边有个人在,胆气自然壮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二人不看井
现代社会逐渐城市化,家家都用自来水,井这种东西已经很少见了。从前,井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每个村庄都是围绕着一口井而建的,所以离开故乡也叫“背井离乡”。
为什么“二人不看井”呢?
因为只有你我两个人,没有第三方在场,一起去看井的话,万一你起了歹心,把我推下去怎么办?
《西游记》看过吧,里面某国王是怎么死的?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我二人在看井,你突然失足掉下去了怎么办?又没旁人在,我恐怕跳到黄河也说不清了。
说白了,“二人不看井”的潜台词就是“避嫌”。
人跟人之间要有信任感不假,但尽量别在易引起误解的环境中共处,这跟男女不同处一室是一个道理,都是避嫌!
三人不抱树
这里的“树”,我理解的是古人盖房子用的木料,这种木料很重,有时一道梁就是一棵树,所以得靠人抱。
抱树一个人行,两个人也行,再多一个就多余了。你能想象三个人抱一棵树走路的画面吗?走路都没法走了吧!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这个意思。
有愿意帮忙的心是好的,但是别让自己成为多余的那个人,否则你帮的就是倒忙。
以上就是我对“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的理解。这话其实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揭露了真实的人性。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把握这些处世规则。这些话教科书是不会教你的,而民间的智慧你可以尽情汲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对这句话您是怎么理解的?欢迎评论!公众号“史小狐”,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