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部门要求的使用思维导图方式做视频课程的学习笔记的任务,从中午动手到出初稿,觉察到自己的几点模式:
1、习惯性想去做到最好。其实任务对自己是没有要求的,只要有个成图就好,可是内心不自觉的想去做好,做的让人惊艳。可是让人惊艳需要付出大量时间,这个时间是否属于自己能够接受的代价呢?
2、听课程时,害怕遗漏重要内容,不是暂停就是慢放,最后结束时发现花了大量时间在自己不感兴趣或是没有必要了解那么细致的点上。归根结底的害怕遗漏信息,还是延续了以前学院学习的特征,总是想把所有信息都记录,而不是专注自己需要的。
3、做笔记时,第一反应考虑的是他人是否能获得所有信息。不是说这个想法不对,而是在自己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在初衷是自我成长学习的前提下,我这次笔记需要以自己的需要为主,而不是他人的需要,更何况那个他人需要还是不明确的。而我的害怕遗漏信息,其实还是害怕他人说这个内容太简单,没有用。
无论是拆书法的赵周老师还是猫妮老师在提及做图思路时,都说了应该先从自我出发,先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去学习、思考和做图。因为没有自己的存在,其他的都是空。
那么下次针对这类情况我需要怎么做呢?先快速听一遍内容,然后列出大纲,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再回头重新听,带着自己的疑惑去听。其次,做笔记的时候,也是优先照顾自己的疑惑和感触点,笔记记录的是自己的学习心得而非展示版。
自己是一切的根基,也是自我成长的根基和力量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