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杨祭”续一

“朱杨祭”续一

作者: 柏_青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08:38 被阅读0次

对于朱老三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了。

一大早,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就拄着拐杖过来,来到他的窗子前,用手里的拐杖敲着他的窗台,“梆、梆梆”,朱老三知道,母亲是叫他起床了。

朱老三有点懒。在他身上,好像就这么一条缺点。但是,就因为这一条缺点出了名,就没有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现在,朱老三已经四十多岁了,仍然是单身。他只好与守寡的母亲相依为命。对于他们母子来说,这也许就是老天给予他们的最好的安排。

他却是整条街上最孝顺的儿子。

母亲每天早晨都会早早的准备好早饭,再叫他起来,吃了饭,去地里干活,或者,就去码头上找点零工。

在侍候母亲方面,朱老三其实不懒,老母亲乐得有这么一个单身的儿子留在身边,侍候自己,且相依为命。

朱老三起床后,也没有洗漱,就来到母亲这边,喝了一碗粥,吃了一个煎饼。

吃饭的时间,母亲与他商量,或者去临城他姨家要钱去,他姨年前借的钱该还了。或者,就到菜园里去间苗,罗卜苗也长大了该间苗了。母亲边说,边心疼儿子,说:人这一辈子,就是来世上劳碌的,天天睁开眼就是活,哪里有办法呵?或者,托生在有钱人家,命能好点!

朱老三冲母亲笑笑,说:认命!这不挺好?

说完话,放下碗,在门外寻着杈子背上,就离开家,朝南头自家菜地走去。

路过学校的时候,看见日本人押着西头张家两个儿子抬着一个担架往里面走。

朱老三没敢看热闹。他有点害怕日本人。他没敢稍作停留,背着杈子,低着头,匆匆走过学校大门,往右一拐,就离开街道,走进了芦苇夹道的小路。一直又走出去几百米远,来到自家菜地里,看见满地绿油油的菜苗,才把日本人从心里清出去,放松下来。

母亲让他间罗卜苗,朱老三站在梗上,瞅准了罗卜地,就蹲在罗卜苗地梗上,开始间苗。

间苗是一个技术活。朱老三最喜欢间苗。在别人眼里的青菜苗,在他眼里,都有了灵性。间苗的时候,朱老三就会念念叨叨,对那些被间了的过密的、太弱的苗念念叨叨,对那些留下的壮苗,他也念念叨叨。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朱老三享受了养育的快乐。这是他的秘密。

就在朱老三再次开始享受自己的秘密的快乐的时候,小路那边走来一队人,就是汉奸翻译带着的日本人,他们就是奔着朱家老三来的!

相关文章

  • “朱杨祭”续一

    对于朱老三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了。 一大早,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就拄着拐杖过来,来到他的窗子前,用手里的拐杖...

  • 日更:“朱杨祭”续二

    鸣 我不数羊。我听蝉鸣! 这贯彻天宇的蝉鸣自然填满了我的两只耳朵。被我当作了可以驱赶烦躁的催眠音乐! 这次失眠,全...

  • “朱杨祭”血案

    日本鬼子从济南一路南下,1938年春天开进夏镇。 没有遇到抵抗。 所以住扎在夏镇的日本兵就太骄傲,就放松了警惕。 ...

  • 祭母(续)

    清明绿暗又红稀,扫墓追思未忍归。 山上杜鹃啼血唱,坟前纸蝶逐花飞。 濛濛雨拌招魂泪,冷冷风牵祭母衣。 子欲养时亲不...

  • 《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23-[03·12]批判形式主义

    《论语》原【第03八佾篇第12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杨伯峻译文】祭祖如祖在,祭...

  • 清明祭(朱小白)

    风起雨落又清明,添土净草泪难停。 天涯海角易相近,阴阳相隔难再迎。 埋香叩首向天请,托云拜月代叮咛。 儿孙自会多保...

  • 独立日

    01 朱杨跟我说她要跳楼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讶,甚至对于我来说,如果我是朱杨,我可能早就可以进轮回转世了。 朱杨是...

  • 长 歌 一 曲 祭 风 流

    长 歌 一 曲 祭 风 流 ——读杨弃先生长篇小说《千家峒祭》 终于捧上了杨弃先生倾尽心血凝成的长篇历史...

  • 『河狸爱上猫』

    大家好,我叫杨恩重 大家好,我叫朱如珊 朱如珊:我属龙 杨恩重:我属虎 杨恩重:18 朱如珊:我15 杨恩重:喂,...

  • 我的奋斗(四十六)长篇小说连载

    凡人呓语(原创) 集水公司外派的业务调研人员,陆续回公司报到。周一,侯振江朱厚清瘦高杨,还有夏利等几人,齐聚集水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杨祭”续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rx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