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由于疫情,蔬菜贵得离谱。
我去超市买了一块冬瓜,竟然花了15块钱。
拿着菜走到家门口,婆婆和本家大娘在我家门口说话。
我和她们打过招呼,说着菜如何的贵的家常话。
大娘说“冬瓜配肉才好吃呢!”
我指了指旁边站着的婆婆来了一句:“她昨天买了。”
昨天是我们这里年集,我给了婆婆二百块钱,让她买几斤肉先吃着。
话一出口,我自己都感到震惊,我何时竟然对婆婆如此不尊敬了,不仅仅不喊她妈,而且还用上了第三人称。
如果有人看到这里,极有可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修养的女人。
不是的,我原来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婆婆。
从结婚以来,我整整喊了她二十年的妈。而她,却从来没有喊过我的名字。
刚结婚时,我很少在婆家住,倒没有感觉哪里有什么不妥。
自从我调到婆家庄上的中学来上班,和婆婆朝夕相处之后,我才发现婆婆从来不喊我的名字。
那时儿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婆婆有什么事找我,总是让儿子喊我。
即使我们就在同一个屋里,儿子不在她面前,她也会大着嗓门喊儿子:“博,喊你妈……”
我听了极其厌烦,我没有名字吗?直接喊我不就得了,非得绕个弯吗?
后来,我曾经半开玩笑的对婆婆说:“妈,你知道我叫啥不?”
她很惊讶的说:“知道啊!”“那我怎么没听过你喊过呢?我以为你不知道呢。”她没有说话。
我以为以后她会改,结果她还是我行我素。出于对她的尊重,我不管她怎么喊我,我还是一口一口的妈喊着她。
是什么时候突然对她寒心了呢?好像是前年吧!我们本家的几个儿子这两年陆续结婚了。
婆婆经常给我说起这几个刚结婚的媳妇的事,我慢慢发现婆婆竟然对这几个媳妇的名字说的很亲热。
我忽然心生妒意:“叫别人家的媳妇叫的那么亲热,怎么就不喊出我的名字呢?何况别人又不喊她妈?”
她可以喊女儿的、儿子的、孙子的、孙女的,别人的名字,为什么单单我的喊不出口?
我这才知道,不是婆婆喊不出口,而是她从一开始在内心里很顽固地拒绝这样做,所以,我再强求,她也不会改变。
从此,心里的天平失衡了,我再也不能心甘情愿喊她妈了,我叫她妈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如今,我竟然喊不出来了。
更为可悲的是: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她对我的态度,我一旦有什么事找婆婆,我也会通过女儿或者儿子间接转述:喊你奶奶……
我这两年不是这样做的吗?
家风的感染力在每个成员心里根深蒂固。丈夫和婆婆一样,其他人的名字都喊,却唯独不喊我的。
我曾经把这个事向别人提及过:她们都觉着不可思议。
是的,连名字都不喊,我们夫妻之间有事是怎么交流的呢?我们是否还有昵称呢?
没有,绝对没有。我也曾经争取过,但是我没有丈夫顽固。
结婚二十年,我们之间好像形成了默契,每当他一张嘴,我就知道他一准在叫我,我便应声而出。
我对丈夫说过:“我的名字在你家里是个禁忌,你不喊,你娘不喊,儿子和女儿当然也不能喊,我的名字在你家恐怕要永远消失了。”
把这件事写下来,或许有人认为我太矫情,不就是喊个名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
可是,我就是矫情,就是羡慕那些喊儿媳和妻子姓名的婆婆和男人,什么时候我能听见他们甜甜地喊我:“小春……”
四十多岁的女人,竟然有这种想法,是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呢!其实,我内心深处需要的不过是爱与尊重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