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做一件事?这个话题似乎是老生常谈,很多人的体会是道理都懂,但一到用的时候就实践不了。
据我的浅显认知,我认为问题还是在于我们的认识太模糊,不够清晰。能够坚持一件事是个表象,它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一个道理能够讲出来并且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才是真正懂了,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这不,刚学习到了一点关于坚持的方法,觉得很受启发,就拿来现学现卖,与大家分享,也让自己行动起来。
首先,坚持一件事绝不是靠单纯的意志力去硬撑,那样只会压榨身体和心灵,让它们变形,自己也很痛苦。只有从一件事情中得到快乐,养成习惯,不费力地做下去才是根本。
养成习惯就需要从微小的步骤开始。
很多事情看上去很难,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完全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动作开始。比如瑜伽,就可以从一个1分钟的举手臂再放下来开始,把简单的动作重复做,每天做1分钟,这样慢慢进入状态。
根据行为规则,当你开始做的时候,只要有力气就停不下来,说做1分钟,也许就做了5分钟。任何想做的事情都是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的,慢慢就养成习惯。
我开始让孩子每天1分钟做一个简单的瑜伽动作,现在也坚持了4个月了。他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天晚上都要做上1分钟,不管是青蛙趴、俯卧撑还是仰卧起坐。时间长了必然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而且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让他喜欢上运动。
我也打算用这个方法把瑜伽坚持到底。把每个动作都列出来,一天做一个简单好做的动作,每天1分钟。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
第二就是不要太在意结果,要及时反馈。
做一件事情,显著的成果不可能在两三天内显现,比如写作,甚至在两三年、七八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用及时反馈来给自己做提供动力。
每天总结自己今天的进步,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启发收获,都记下来。比如,今天写得比昨天多了50个字,今天在外面马路上观察人很仔细了等等。这些都是对自己非常积极的反馈,给自己继续支持下去的动力。
如果很长时间没有看到结果,那就想想,农民把种子种下去,会不会立刻长出新芽?虽然没有破土,但是种子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发展它的根系,根扎得越深,茎叶和枝条才会长得越发达。
我们可以想象每做一次一分钟的练习,都会让根又扎深一点,茎又长长一些。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总有一天,你的小芽会破土而出的。
第三,当一件事情中断以后不必过分紧张,继续做接上就可以了。
一件事情中断了几天,我们就会想,反正已经断了,干脆就算了吧不做了。我们还可以有一种想法,断了不要紧,继续跟上就OK。
我们可以看一看,播音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被告知,如果在播报新闻的时候,中间发生一两个字的错误,不要慌张也不要停顿,继续跳过去往下说。这也可以用到坚持做一件事情上,有一两次特殊情况让我们坚持很久的事情间断了,不用担心,继续进行。
从长远看,这只是像一根绳子中间打了一个结,根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干脆不做就会放弃,与完成这件事得到的重大成果失之交臂。就像那个播音员,他跳过去之后继续往下播,如果不注意听,根本发现不了其中的错误,不影响大局。
再比如说我打算坚持写读书笔记,可是往往一本书读完了还没有动笔,便想着过几天再写吧,过了两个月还没有写,便对这件事情完全放弃了。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你把这本书放了半年还没写,没关系,你依然可以把它拿起来继续写读书笔记。
这样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你把一本书冷却了半年之后,当你再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会从更加抽离的角度去看,会写出更多不同的感想。
所以,很多事情在中断之后可以继续接上,没有问题。
总之,坚持一件事情不是靠绝对的意志力去绷紧,而是先从微小的一个动作开始,慢慢提高;及时的写出反馈给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中间断开了也不轻易说不,放松心态,继续跟上,这件事情就会在你的生活中细水长流,最后变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活动了。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很多事情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始,但是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一方面中断了容易有挫败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件事始终是你心中挥之不去想做的事情,那就不要错过它,从现在起用这几个方法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