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风(母校)

随风(母校)

作者: 微光_b073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03:17 被阅读121次

只要上过学的人,都有自己的母校。然而对于我来说,母校却有好几个。最早61年是在沈阳大东区和睦路小学。那年七岁,我和楼下邻居赵树元一起,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到学校去报名。清晰的记得,报名时老师叫数数。当时信心十足,心想我早都能数到一百多了,1234数了起来,可数到20多的时候,老师就叫停了。“好啦,可以啦”。我的力还没有发出来,报名就结束了,自己成了一名小学生。怀着一颗懵懂的心,踏进校园,开始了自己的学习旅途。当时由于学校的教室比较紧张,那时上学都是上半天课。另外半天是学习小组,在家里学习。和睦路小学在大东区来说,是一所比较好的学校。无论房舍教室,还是教职人员。都是比较好的。后来我弟弟卫民上小学时,就没有我这么好的运气,他被分到了三家子小学上学。三家子小学比起和睦路小学,各方面都差了许多。我在和睦路小学上了三年学。

1964年,我们随父母调到了新乡134厂。当时134厂还没有子弟学校。父亲领着我到工人街小学去报到。但是当时工人街小学人比较多,插不进学生了。记得我和崔德大、谷建中,我们三人只得一起到桥西小学去。现在叫劳动路小学。当时也是要考试的。在桥西小学上了一个学期,还是两个学期,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时间很短。应该是65年。有一天上课,班主任问我们,谁的家长是134厂的,请举手。我们三个便举起了手。就这样我们就回到了134厂子弟小学。桥西小学算是我第二个母校。134厂小学,是我第三个母校。在134小学,上了一年多,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当时我们是134厂小学的最高年级-五年级。小学同学有谁我也记得不太清楚。我们楼上的邻居李元英,是我们班的班长,脑子很聪明。记得当时他还领着一些同学成立了驱虎豹战斗队。到1967年,我们小学毕业了。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比较乱的时期。到处是大字报,大辩论,文攻武卫。那时候李元英还积攒毛主席的纪念章,以及解放军军帽帽徽。拿到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地方去跟别人交换。好像帽徽价值比较高。一个帽徽能换好几个毛主席像章。他还装晶体管收音机,当时叫矿石收音机。收音机比较简单,一只二极管,用一个线圈,中间用一根磁棒就可以调台。戴上耳机就可以听电台的广播了。

1967年小学毕业以后,在家荒废了一年多。直到1968年当时的134厂和116厂合并成立了平原公司。平原公司在69年初成立了子弟中学,叫平原中学。这可以说是我第四个母校了。我们班理所当然的成了平原中学首届的学生。加上116厂小学的学生。我们这一届学生共有三个班。当时管班叫排。我也记不清自己是几排的,因为中间还打乱,重新分过排。

1971年我们初中毕业,当时正是全国上山下乡的高潮。我们三个排留一个排上高中,剩下两个排都下乡。记得当时我们个个写决心书纷纷要求上山下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但最后我还是被留了下来上高中。上高中的这个班不单单是平原中学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是比我们高一届的,九中、三中等学校的同学。我们合在一起,便成了平原中学的首届高中班。前几天高洪新计算了一下,高中同学共有50人。现在通过微信联系上的已经超过了一半。

光阴似箭催人老,岁月如梭趱少年。40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步入了老年。回想起在母校学习时的往事,就好像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茶,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

随风(母校)

相关文章

  • 随风(母校)

    只要上过学的人,都有自己的母校。然而对于我来说,母校却有好几个。最早61年是在沈阳大东区和睦路小学。那年七岁,我和...

  • 任想念母校的思绪随风飘荡

    《这个春天》(王奕凯) 艾瑞德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可以用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可以...

  • 青涩的记忆

    那个夏季,残酷的毕业带着无情的别离,没有任何挽留,也没有一刻停留。 这些离开母校怀抱的学子,成了随风飘摇的枯草,深...

  • 七律 回母校

    七律 回母校 一别黉门四十秋, 我来再访惹忧愁。 操场败叶随风扫, 池角灰渣顺水流。 废弃走廊生杂草, 残存断...

  • 英文小贴士哦

    母校 提到母校的话大家想起的英语词组是不是mother school呢? NONONO!母校才不是这样翻译的!母校...

  • 随风随风

    2020。 这一两天来,由于一些事情,而导致没有更新内容。 虽然以往我喜欢在晚间更新内容,但今日到这时更文,却另有...

  • 遇见.玉兰

    我忽然想起母校的那株广玉兰。 初次遇见,它的枝杈如同挂满翡翠,清风拂过叶子们小小的面颊,似乎有欢声笑语随风流动。 ...

  • 回忆

    自从毕业后没,在也没有回过母校 现在看到母校的发展越来越好,现在回忆起母校特别想立刻回到母校,。可...

  • 母校

    母校,是我的第二个 家 ,在这我受到的关爱可不比在家的少。如今要离开这个 家 , 家 中一切我不会忘怀。你是培育人...

  • 母校

    现在,在我即将离开你母校,你可知,我多么不舍? 带着我美好的记忆,带着我与朋友深厚的友情,带着老师对我的良心用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风(母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vc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