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您所提供的病史信息,目前考虑宝宝可能性较大的诊断为:
1、病毒性肠炎:肠道病毒感染易致肠道粘膜水肿,渗出增多,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以稀水样及蛋花汤样便为主,还可有发热和脱水等伴随症状。但总体来讲肠道病毒感染属于自愈性疾病,在病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的是带来的其他伴随症状,首当其冲的是脱水,通常在肠炎的前1周好发,此期间宝宝腹泻次数多,单次丢失水量较大,且可能合并有呕吐或进食困难,是发生脱水的高危期,医生临床上判断是否有脱水通常会关注下列指标:尿量是否较平日明显减少;哭时是否无眼泪流出;前囟是否凹陷等等。重度脱水可能带来更多的危险的并发症,所以判断脱水,纠正脱水,预防脱水是腹泻病管理的重中之重。而随着病程的推移,感染的控制,腹泻的症状通常会逐渐改善,大多数患儿在1~2周左右恢复正常。
2、尿布疹:宝宝肛周发红为尿布疹可能性大。该病与反复的腹泻密切相关,多数和大便的刺激加上尿布没有及时更换有关系。 关于尿布皮疹的处理,首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请白天减少尿布使用,或尝试白天使用布尿布,夜间请及时更换尿布,药物方面:将臀部及病变部位皮肤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柔软的棉布拭干,再用纯的氧化锌软膏每日2-3次外用保护皮肤。
宝妈您好!结合您所提供的补充信息,仍然考虑宝宝为病毒性肠炎的可能性大,建议的应对策略如下:
1、抗感染方面:如前所述,总体来讲病毒感染属于自愈性疾病,但仍需注意观察体温、腹痛情况以及便便的性状。(1)若宝宝经过口服补液等对症治疗后,一般状态良好,精神反应良好,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尿量正常,病情平稳,可以对症治疗,动态观察为主。(2)若宝宝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便中出现较多脓血,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表现时需于医院面诊仔细查体并完善血常规、便培养等相关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的具体致病微生物,针对性治疗。
2、从目前的病程时间及您描述的腹泻次数和量以及尿量来看,宝宝有轻度脱水迹象。建议积极口服补液治疗,预防和纠正脱水是肠炎治疗的重中之重。补水建议给予口服补液盐III(补液不建议用白开水替代或用水稀释,因为腹泻时由于体液的流失,除了水分还会流失电解质,过多白开水摄入可能稀释体内的电解质,加重电解质紊乱)口服,可以有效的预防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脱水,保证宝宝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充足,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是胃肠道最终恢复的保障,同时口服补液盐III为低渗透压配方,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和帮助修复作用。正确做法科普一下:一袋口服补液盐 Ⅲ 整袋冲入 250 ml 温开水中(冲调后加盖可冷藏保存24小时,每次服用前于杯外加温后服用),分次服用。补充量的简单标准为能补充大致的估计额外丢失量(每次稀便大概需要补充100ml左右口服补液盐,若大便量少可酌情减少),可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补充每日的总需求量。如果妈妈觉得补液总量不好评估,就以保持尿量正常来作为补液的目标。
3、饮食方面:适当控制饮食种类,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除乳制品外,可考虑进食大米粥等碳水化合物,尽量不加油汤和骨头汤等,蔬菜肉类均可摄入(不宜过多种类),暂避免高糖的水果类食物(甜度及含糖量高的水果都不适合),待大便完全正常3~5天后逐步恢复。保证营养摄入,避免由于腹泻而导致的营养不良是进食的目标,可采取少量多次的进食策略,既兼顾营养摄入,又能有效降低胃肠负荷。
4、其他药物:目前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其他的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性肠炎的病程,包括益生菌,补锌,蒙脱石等,这些都不是必须的。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才是肠炎治疗的重中之重。
5、预防很重要:胃肠道感染一般以接触传播为主,因此,预防可能的反复感染很重要。建议将孩子和其他可疑感染者的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排泄物及时妥善处理、勤洗手、加强手卫生很关键,保持空气流通和空气清新同样重要。
细节方面,您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发生或传播该感染的几率:A.在上厕所、擤鼻涕、接触动物或倒垃圾后洗手。B.留意食品安全。相关建议包括:不要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或由其制成的食物、吃水果和蔬菜前充分清洗、将冰箱的冷藏室设定在4.4℃以下,冷冻室设定在-18℃以下、烹饪肉类和海鲜时要保证熟透、烹饪蛋类时要达到蛋黄固化的程度、在双手、刀和案板接触过生食后予以清洗。
6、需要重点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随后大便性状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宝宝的尿量,这是判断脱水的首要标志。若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便中脓血增多,尿量持续减少,精神萎靡均需要及时就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