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858/f73036b99b991f4e.jpeg)
一心网:眼下又值“金三银四”招聘季,不过按照身边在今年有跳槽操作的朋友反馈。今年的招聘季,来的比往年困难很多。不仅招聘岗位数量大幅缩水,企业愿意提供的薪资也明显有下降。
一位毕业六七年,年近30岁的朋友向我吐槽道,3月份一共投递了一百多份简历,被查看的不到二十次,约谈面试的只有三四家公司。每次都是面谈时觉得还可以,薪资期望也是一降再降,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收到offer。
这位朋友过往的工作履历还算努力,工作六七年跳槽次数不多,工作能力也都还说得过去。如果不是上一家公司业务全面萎缩不得不离职找工作,他完全不知道现在找工作已经这么难了。
这究竟是他个人的原因,还是公司的问题呢?
个人努力,一定要符合时代大背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858/2bd5031a4daade09.jpeg)
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本身足够勤奋努力,但是却并没有取得相应成绩与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以我的一个朋友为例,他家在一座距离北京不远的四线城市。当地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基本都会选择去北京工作,因为老家的平均薪资实在是太低。
但是这位朋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毕业后就一直在本地找工作。几年时间里前前后后也干了几份工作,首先工作都不正规,能够上齐五险一金的都没几个。其次是薪资非常之低,朋友毕业五年后薪资都还没真正超过3000元。
朋友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在不停投简历找工作。按照他的说法,在老家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四线城市里,过去的四五年他基本把招聘网站上把所有单位都投递了一遍。最终的结果就是,目前已经没有新的公司可供他投简历。而他理想的工作,只是月薪2500~3000元,交五险,非销售岗。
而与此同时,那些当初一毕业就去到北京工作的朋友,目前普遍薪资都已过万。即使是应届毕业生,只要去了北京起薪也有五六千。
为什么我这位朋友会在职场上遭遇“失败”?答案并非他不努力,而是他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个人努力,从来都只有在合适的平台之上才能够有效发挥。
他一直不想干销售,可是在老家的四线城市里,能够干的工作不是生产就是销售,企业的规模就限定了其能够提供的岗位就是这么匮乏。
他想干的比如互联网行业,当地几乎没有;他想干的新媒体运营,小公司根本就认为没有意义;他认为自己毕业数年薪资起码应该有接近三千,可是当地岗位空缺,底薪两千照样不缺人应聘,所以企业同样认为没有必要再去提高哪怕一百块的底薪。
由于老家企业的本身所处产业和经营业务的低端,造成了工作经验本身就不值钱。所以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年龄越大反而成为了求职上最大的劣势。刚毕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稍加培训就能开始上手,精力和体力还格外旺盛,比有家有孩子的朋友优势更明显。
这个时代的大趋势究竟是什么?显而易见,就是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乡村、县城流向城市,从小城市、中等城市流向大城市。而大城市的人口聚集,使得经济的规模化效应更加得以放大。于是,城市越大,聚集的人口越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盈利能力)也就越好,在这里求职的收入自然也就越高。
同样的一个岗位和对应工作内容,大小城市的薪资完全不同,归根接地都在于地区间产业与企业近乎天壤之别的差距。这位朋友求职的窘境,恰恰在于此处。如果要留在小城市,那么进体制与做生意近乎是唯二的选项。
无论多困难,也要培养起自己的长线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858/89a0a8556ef31682.jpeg)
还是以刚才的这个朋友为案例,我们再来想一想,为什么他明明也知道到更大的城市,更大的企业,更大的平台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他还是无所行动呢?
今年他已经年近30岁,这个问题显然要从他一毕业时的选择说起。当时身边很多朋友都选择毕业就到大城市找工作,他之所没选择去,就是认为从小到大都在家乡长大,十分的安逸舒适。
而这份安逸舒适,事实上就是典型的短线思维。即只看到眼下刚毕业其他同学都要“离乡背井”到异地去求职、打拼的艰辛,却没有看到几年之后,自己在职场上的发展瓶颈。
更大的危机还在于,所有的新兴行业,目标客户群体事实上都是年轻人。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集中选择流向大城市,这就使得小城市的产业和行业情况都在不断萎缩。反过来,使得可供选择的职位越来越少。
中国的传统思维中,认为少年吃苦是理所当然的,是社会与公众普遍鼓励的;但是老年吃苦却是耻辱的,证明年轻人不够努力,是典型的社会失败者的写照。
在遇到困难和选择时,人们往往首先会选择逃避,其次就是选择最简单的,最容易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短期来看,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既轻松又安逸,但其本质其实是把困境与危机推迟了到后面,是典型的短线思维。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看到困难背后的趋势,及时改变自己的行为,做到顺势而为。上文中朋友遇到的求职困境,表面上看上去是找不到工作,但是本质上却是所在城市经济、产业的日渐凋敝与萎缩。从长期来看,未来如果这位朋友还是坚持留在这里,求职的难度还会不断增加。
春江水暖鸭先知,既然已经感知到了整个环境的恶劣,那么就应该及时跳脱出去,找到有希望,能够看到明天的环境相对良性的地方。
那么初入陌生环境,痛苦与艰难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在心里清楚明白一件事,由于路线和方向是对的,所以未来的路会越走越顺,收入越来越高。
短线思维,是限制很多人看似很“努力”,但是最终却难以有大成功的根源。
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起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7858/0cdec3bbf374a9fd.jpeg)
当一个人的人生处于上升期的过程中,其实每一步都是走得非常辛苦,这一点爬过山的人应该都心知肚明。
而在爬山的过程中,产生很想要放弃,想要到此为止的念头,事实上十分正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很多人倾向于往上看,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爬上了巅峰,自己将会获得如何如何高的回报,以期获得激励。
但是,这种激励事实上很难持续性产生作用。最好的办法是,向下看,想想自己的起点究竟是怎样的情景,想想自己是否想要重新回到当初那样的生活与环境。这样的反差式刺激,反而能够产生较长时间的激励。
但即使以上的所有人生成长路上的“坑”你都很幸运地避过,那也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就能够一帆风顺,最后走上人生巅峰。
老辈人讲人生是时也、运也、命也。其意思就是,一个人人生的成功,除了上文中我们讲到的天赋、资源、努力之外,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其中。而运气则是完全的偶发因素,无法通过人力所能控制。
在面对回报与付出不对等的情况时,心态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个人的经验是,遇到一些发展速度无法达到自己心理预期的情况,内心十分焦虑不安时。要多提醒自己:多想想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这些年来从起点到如今自己究竟经历了哪些艰难与成长。
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初心”其实是奢侈品,伴随着一路风雨坎坷多半会忘记。但是自己的起点是哪里,有多低,却是所有人都不会忘记的。牢记自己的起点,其实是自我提醒自己的“本”究竟在哪里,不要被社会整体的欲望氛围所迷惑,随波逐流,错把贪婪作上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