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冉是大女儿的乳名,起初她的大名也是老公的姓和我的姓组成的,后来改成了三个字的名字。因为冉冉已经是初三的孩子了,又正值青春期,我自己感觉她不希望我把她写到我的文章里,有了这个想法,每篇文章即使提她也是几笔带过。
今天下午我在写日记时,她路过看到我的电脑屏幕上写着“小鱼儿……”,她马上过来问我:“妈妈,你怎么总写小鱼儿,不写写我呢?”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由于我的“自以为是”(自认为了解女儿)而忽略了冉冉。老师让我们学会跳出问题看问题。好,那我就来实践分析一下吧,女儿提出的问题是我没有写关于她的文章,而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她已经带有一定情绪了,这个情绪才是真正的问题,那么引起这个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呢?情绪了失控了的欲望,也就是说冉冉的什么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有了情绪。
这里说一下马斯洛需求理论——
金字塔形式,由下至上满足五种需求:
1. 生理需求 (初级阶段)
2. 安全需求 (初级阶段)
3. 情感和归属需求 (中级阶段)
4. 尊重需求 (中级阶段)
5. 自我实现需要 (高级阶段)

根据这个理论我判断冉冉是希望得到爱和归属的需求,也就是希望我能多给她一些爱,她在表达她的诉求,这是我很高兴看到的。冉冉从小就特别独立和自立,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觉得太让我省心了),但是因为独立,所以和我的情感链接并不多,这也是让我有些心痛和担心之处。不过老师说“担心就是诅咒”,我在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相信孩子,也许孩子也感知到我的变化,主动向我走近,并提出了她的诉求,虽然用了退行(撒娇)的方式,不过是健康的退行哦!
妈妈是行动派的,女儿有了诉求,第一时间满足要求。她还积极提供了她的涂鸦画,并同意放到我的文章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