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271天。2020.11.19
最近听到好多个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孩子,他们基本上都是因为成绩下滑、厌学、情绪异常去看医生,他们同“症”却不同“状”,有的外在状态比较好,吃睡人际交往社会功能基本正常;有的精神状态很差,如嗜睡,处于“休眠”状态;有的外在的表现与正常人无异,但有一个口头禅“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还有的白天表现的像正常人,晚上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人,睡眠障碍、心境低落、自我价值低、被无用、无助、无意义感等吞噬;有的则悄无声息地在准备如何结束生命,割腕、吃药、跳楼等。其中有一位家长说孩子抑郁是装的,是以死相逼不去上学;有一位家长边说边抹泪,多好的一个孩子,成绩优秀、乖巧懂事,现在怎么就成这样子了?死气沉沉,老态龙钟,像个木头人;还有一位家长非常气氛地说,现在的医院庸医真多,一听说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诊断抑郁症;也有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吃穿用度样样不愁,家务事样样不用动手,就学个习还学出抑郁症了……从以上妈妈抱怨也好、愤怒也吧,或者是无奈无助可以看出,对抑郁症还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这几年,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人们对抑郁症也越来越关注,这似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过度在意关于抑郁症的描述,而自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一些行为表现往抑郁症上靠/套,以“关注什么,得到什么”,或许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抑郁情绪,而被人为地扩大拉长延伸到抑郁症上,就连我奔八十的婆婆也时不时地说她抑郁了。另一方面,了解更多的抑郁症知识,可以在有苗头或轻微抑郁时,正确看待,积极治疗,不让其继续变糟变重。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说是,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就如心脏病、肝病一样,一旦与抑郁症扯上关系,首先去专科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对症治疗,等病情稳定了,生活规律了,再想其他的,如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事业、成功、赚钱等,而这些也是基于当下及未来可能做到或达到的“点”,而非是回到从前,或与之前的相较。
最后,借用朋友圈吴老师的图片,希望大家早重视、早治疗、早恢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