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上海

作者: 郭清平 | 来源:发表于2019-10-28 20:41 被阅读0次

    上海,第二次来。可是,走在南京路上,还是陌生。这里的建筑、这里的店铺、还有来往的人,此时依然如初见。

    小的时候,对于我来说上海像一部黑白的电影。里面的人穿着西装,喝着红酒,男人的头发抹了发丝,女人是红红的唇,有软糯的歌在角落里响起……

    那时住在小镇里,说是小镇,其实不大,如果站在稍高的山上,整个小镇便一览无遗。那时常站在山上,望着远方,用贫乏的想象,去描绘山外的世界。当《上海滩》的曲子在窄而狭长的巷子间,像风一样荡来荡去时,上海便成了一个想往的地方。

    第一次来的时候,去了田子坊,那里的一切精致的像明信片,却少了些生活气息和那种老上海的情怀,多的是红男绿女的浮化,一路走下来,颇有些眼花缭乱。

    因为路不熟,那天不小心走到一处小弄堂。临着街,不起眼的石拱门,门楣上写着弄堂的名字。信步走进去,有些狭窄,大都是二三层的楼房。窗户大都开着,里面有些静。有一只灰色的猫趴在空调外挂机上,尾巴一甩一甩的,对于我这个外来客,不屑一顾的样子。都说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看来是真的。你看,就连这猫看上去也是如此的骄傲。

    这里的房子看上去老旧,有些破败,几件刚洗完的衣服,挂在绳子上,水珠滴滴答答地落在灰色的青砖上。靠墙的地方,停着辆自行车,放的有些倾斜,看上去有点慵懒、随意。有的墙壁上攀扶着绿色的植物,纤细的茎子努力地向上爬着,堪堪遮住了半个窗户。有时,会走来穿着花色衣裳的老太,拎着小袋子,在慢慢地走……

    走在里弄深处,街市的喧嚣声已经听不见了。又恰逢午后,五月的阳光是温暖的。在这略有些静的巷子里,时光仿佛回到想像中的年代,穿着旗袍的女子、短衣襟打扮的汉子、挑着担子的卖货郎,在这狭长的巷子里日复一日地走着,直到某一天的消失。

    想来生活就是这样,不论是伤悲还是喜悦,终抵不过时光的流转。来了,走了,多少的记忆就这样消失,只有这长长的巷,这斑驳的墙,还在这里静静地看着。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我又来到了这里,也许是冬天的缘故,外滩上游人稀少。整点的时候,《东方红》的曲子又在海关大楼的顶上响起。那时,我正扶着栏杆,看黄浦江上的水在月色和灯光下,缓缓地流着。曲子在耳边响起时,一种厚重感汹涌而来,心中却莫名的有些空落落的。

    曲子已经很老了,我还蹒跚学步时,这首曲子便时常在耳边想起。如今,我亦中年,曲子还是原来的调子。可是,当年背着我听曲子的人早已不见了;还有那些背着书包,一起在路上跑来跑去的人也不知分散到何处去了,也许纵使相逢也不识。

    虽然记忆的片断,可以让我想起一些微笑的脸一些伤心的眼泪。只是,只是那些曾经的一切,终究不会重现。就像此时的曲子,调子没变,我却变了,变的渐渐老了,无来由的伤感就这样浸漫而来。

    有些冷了,天也有些晚了,明天还要去城隍庙,我慢慢地向酒店走去。

    白天的城隍庙到是热闹,可对于我这个旧客来说还是陌生的。南翔包子铺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九曲桥下的水还是绿色的;金红色的鱼还是汹汹地游来游去;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却没有半点重逢后的喜悦。

    一提起上海,浮现在眼前的,便是穿着旗袍的女子,涂着红的唇,甜美地笑着。在南京路上,里弄的小店里,随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图片。一看到这些,那些已经久远的年代,仿佛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

    其实上海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只是我看不出来,此时,我以游人的眼睛俗人的心态看着这里,却看不出来什么,只能在心里碎碎念着,上海也不过如此,借此来掩饰自已的浅薄。

    如果生于斯,长于斯,时间久了,也会厌倦,就像我厌倦了小镇的闭塞和平淡。也许人的骨子里,天生有着不安份和喜新厌旧的基因,所有才时时想出去走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说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zm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