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概述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历史、方式与特征(吴中云在中医药文化国际

概述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历史、方式与特征(吴中云在中医药文化国际

作者: 伊平123 | 来源:发表于2022-02-03 17:04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概述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历史、方式与特征”。

    两晋、南北朝,是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正式开始的阶段。中医典籍在朝鲜的传播要早于在日本的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东晋时期),知医的中国僧侣们前往朝鲜,边传教,边施疗。随后,葛洪《肘后方》、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等相继传入朝鲜。

    在隋唐时期,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开始兴盛起来。

    宋金元时期,中医药典籍的传播呈加速之势。明代至清代中期,延续了此前的发展趋势。

    1840年以后,随着西医大举输入中国,否定中医的主张日益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一批中医界的仁人志士,积极向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伍连德与王吉民合作,撰写了英文《中国医史》,1932年出版,此书在西方影响甚大。

    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主要方式,包括中医药典籍原著输出、翻译出版、举办培训、国外学者依据中医药典籍编写的著作等。

    关于中医药典籍原著输出,以《本草纲目》为例。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面世。在1604年之前,《本草纲目》就已经传入日本,只经过了短短数年时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速度是惊人的。

    关于中医药典籍的翻译,除了《本草纲目》之外,宋慈的《洗冤集录》也是一个重要范例。

    《洗冤集录》于1247年成书后,不仅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而且传播到国外,先后被翻译成朝、日、法、英、荷、德等数种文版。《洗冤集录》传入欧洲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是由来华的欧洲人翻译或介绍的。

    接下来,探讨一下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基本特征,包括普惠性、交互性、选择性等。

    先说说普惠性。

    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普济了天下苍生。

    中医药传入朝鲜,极大地促进了朝鲜医学的发展。传入日本,对日本早期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对日本的针灸学、本草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传入东南亚诸国、阿拉伯诸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传入欧美,毋庸置疑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世界医学的进步有一定促进作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汲取并引用了《本草纲目》的理论和例证,他评价《本草纲目》为“人类绿色圣经”。

    再说说交互性。

    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是相互交流的过程,因而具有交互性。

    仅举一个典型范例。宋代,中朝医药交流较为广泛,朝鲜收藏的中医典籍善本较多。1093年(宋哲宗元祐八年),朝鲜遣使来华,呈送《黄帝针经》善本9卷。而在当时,《针经》在中国已亡佚。宋朝以此《黄帝针经》为底本,重新颁行。这是朝鲜对中国医学的一大贡献。

    再说说选择性。

    国外对中医药典籍的选择性传播,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医药典籍传播到海外之后,不同国家对于中医药典籍的研究运用会有不同的倾向和侧重。譬如,日本医药学界在对《本草纲目》进行学习研究时,偏重于药物的考证与鉴别;而朝鲜医药学界则以简单实用为宗旨,对原书进行大量的采编和精简。

    《本草纲目》传入西方,西方人热衷于现代药物研究,因而有选择地挑选《本草纲目》中有关植物药的部分予以精译。乃至欧美各国至今尚无《本草纲目》全译本问世。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医西传的过程,本质上是中医西化的过程。这种忽略中国医学的历史和文化特征的错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所改观。

    中医药在海外广泛传播,普济了天下苍生。这说明古人在那个时候就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今天的中医药界,更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在继承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事业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发言,参考了李经纬等编纂的《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还有多位学者的研究论文。我写的《中医文化纵观》一书中,也有关于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内容。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概述中医药典籍海外传播的历史、方式与特征(吴中云在中医药文化国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ad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