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母亲(164)34-3

我的母亲(164)34-3

作者: 雁过留书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08:46 被阅读0次

当语文教师时,每册课本中总有一篇作文是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而这时,学生们基本上就是写写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同桌,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而我,在这点上是个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为学生写过下水文,所以以上题目到目前为止自己也没写过。今天,想写写自己的妈妈。但是好像现在这年纪,叫我的母亲更顺口。这也是我多年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有的文章中是我的妈妈,有的文章中却是我的母亲,原来都是时间捣的鬼。人到中年,字面中称呼母亲好像更合适。

我的母亲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她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养育了我们4个儿女。那些年,为了生计,3次拖家带口往返山东和东北,最终因水土不服,于1985年举家迁回山东,过起了周而复始的安顿日子。但是年轻时的劳苦却没有随岁月远去,它让母亲的身体落下了病根,这些年她的身子总是很虚,基本上天天吃药。但是一向要强的母亲不服输,总盼望着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再充当一个劳动力。每当这时,我就一遍一遍给她讲道理,讲人的身体发展过程、变化过程,希望她能慢慢接受这一身体变老、变弱的事实。

我们姊妹几个都遗传了妈妈的勤劳,无论干什么活儿都不打怵,都能干的很条理、很麻利。现在经常在微信中看到有关家教的文章,每看一次,我就思考一次,我们的家教是什么?让我们受益的又是什么?我想除了勤劳、能吃苦、踏实、懂礼仪外,如今我时时想起的就是妈妈常常对我们说的这几句话: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冷在心里笑在面上;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现在想想,一个仅仅上过几天夜校的“识字班”能懂得这么多道理,并且传授给她的子女,真的很不容易。

小时候,家里有好东西的时候,母亲总是让我们送点给左邻右舍,这让我们学会了分享;家里来了要饭的,母亲总是尽其所能的打发他们,这让我们学会了同情;邻里农活忙,孩子小,母亲总是帮助带孩子,这让我们学会了助人;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总是不停念叨、记在心里,这让我们学会了感恩;不怕脏不怕累的伺候年迈的爷爷,这样我们学会了孝顺……

母亲只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农村妇女中的一位,但她在我们心中却是唯一。有多少文字能表达我们子女对她的敬仰?多少文字也无法表达!我的母亲,永远都是最伟大的!(908字)

2017.10.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母亲(164)3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hp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