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有一个习惯,每次家里门响动,都要把身子藏起来,不让来人看到。
我一度认为孩子是缺乏安全感,比较害羞,所以有外人时她会自然的选择躲避。但是现在她将满3岁的年纪,已经明白很多事情,即便她知道门外回来的是她最熟识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她也会表现出这种行为。当然,被发现后她会自己使劲的傻笑,然后拉着对方说话玩耍。
这种行为至少让我排除了孩子没有安全感这一因素,至少在我的家庭中,孩子和几位成人建立起了依恋关系。
之前,我读了很多关于依恋的专栏、书籍,描述依恋这一状态时,无不是说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这曾让我误以为,只有孩子和母亲达成那种依恋关系,孩子的心理才是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女儿无论和哪一个大人相处时,都会感觉安全,比如独自和他们其中之一在家或出去游玩,孩子都不会有焦虑,因为她能感受到这几个家长都对她产生无私的爱。 我家孩子很多时候和爷爷、奶奶比较亲,所以我一直隐隐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看来只不过是杞人忧天,孩子一直处于安全依恋的范畴。
依恋对于孩子未来心理的发展太关键了,所以关于依恋的形成,我也曾有过担忧。一般来讲,孩子在小时候,都应该被尽量满足,让孩子达成一种全能自恋的状态。但是,过度的满足孩子,又可能导致溺爱,因此比较矛盾。
武志红老师这样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讲:
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又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也就是指孩子)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
最开始时,这段话并没有被我重视,直到我读了很多相关资料,并重新阅读武志红老师专栏后,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妈妈(家长)大部分时间是好的,但是妈妈也会批评我,这个时候妈妈是坏的。但是妈妈批评我之后,我也依然爱妈妈。孩子自认为自己是好的,但是会做错事,做的错事可以被父母接纳。
女儿今天因为刷牙的问题,又哭了一场,因为妈妈批评她,违背了她自己的意愿。但是事情过后,妈妈逗逗她,哄哄她,她也一直赖在妈妈怀里不走,好像那些不愉快根本不存在一样。这不就是武老师说的依恋吗,女儿在妈妈身边充满了安全感。
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以我最开始对依恋的一知半解,就去指导家人无限的去宠溺孩子,孩子可能真的会被惯坏吧。而现在我这个60分爸爸,没有过多的插手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管教,得到的最终效果要好很多。 如果说之前没有插手其他家庭成员的管教是因为不知从何做起,那么现在,我有理由相信,大家大部分的行为做法,都已经在正确的路上。哪怕是“依恋”,我们也只要做到60分就好,不要强求太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