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到教学改革的气息
---听小学数学分享式教学有感
“放手”,在教学改革中一直都在提倡,都在践行,都在完善。但我听到的优质课,放手给孩子,自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更多的是作秀。看专家级老师的课,把课堂放手给孩子做的很自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但我没有理论的指导,只是看着好,自己不知到该怎么做,才可以做好。所以对于放手教学,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可望不可及。但这次培训就让我学到了方法,学到了课堂教学改革每个细微的地方,该注意的内容,有了理论的指导,我感觉这次终于触摸到了课堂的真实性。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找到了方向,也为我的学生找到了方向。
一、这里的学生善于思考
这次听课,在南山学校,两节课都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老师都做到了放手,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方法,这么多年来听的课,大多数都是如此。但这里的学生很是不同,特别的精彩,很值得自己在教学中应用。听课最让我吃惊的是:学生讲解方法,学生提出疑问,每一堂课都上得很活跃,这绝不是一日之功,应该是学生养成了习惯。这里的学生特别善于思考,有问题就大胆提问,有了想法就大胆表达。而且学生在讲解方法时,很自然,很大方,语言很流畅,真的像小老师一样,一点也不扭捏,不怯场。听着听着课,我的心里就有些震惊了,有些感慨:这里的孩子会思考,会提问,真的是活生生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
其实刚刚开始听课,看到学生很活跃,很大胆,很自然的提问,讲解,还以为他们在作秀,但后来发现老师是外地的,就没可能作秀了。感觉他们学校平时就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才会在开课的时候,展示得那么自然,讲解的那么流畅。和学生间的相互提问,也让听课的我耳目一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很主动,很自觉,学生讲解方法也很很清晰,很透彻,很大胆。而且每次每个孩子分享完自己的方法,都会问:“谁有什么质疑吗?”很多时候就会有学生提出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提前做好的准备,是对好的台词。听到后面才发现,学生表现是真实的。这种教学方法在这所学校,已经相当成熟,相当完善了,学生已经习以为常了。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很大胆,很踊跃的去讲解,去发言,去回答同学提出的质疑。这里没有追求高效的课堂,但这里的孩子很善于思考,很善于提问,很善于表达,这里的孩子很大胆,当他们被同学的问题难倒的时候,他们会很从容,很大胆的说:“这个问题我求助于老师帮我解决。”很成熟的教学方法。
南山学校,就是教育改革的真实案例就在近在咫尺的学校,而且做的这么好。感觉南山是一所有青春活力,和教学改革热情的学校。他们在教学方面,没有墨守成规,而是找到了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他们是小班制教学,很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听课的空隙,看了他们的教室,学生的课桌是六张六张对着摆放的,说明平时的课堂,他们也是把“放手”做的很好,把教育改革真的贯穿到了他们教学的没一节课。
二、学会放手
这段时间正为教学而迷惘,问了几位有经验的教师,也没有寻求到答案。想去学校找优秀课例的光碟看,也是寻觅未果。在网上搜到了教学视频,是全国优秀的教师华应龙的,在广州听“现代与经典”的课时,就有幸听到了华应龙老师的课。看完了视频,我依然迷惘,这个教学视频,这种教学方法,没有给迷惘的我指明方向,不是迷航的我的指路明灯。“现代与经典”听地我热血沸腾,全神贯注,一字不落,一直盯着讲课的老师,和开讲座的专家,这次听讲座也是这样,一直认真的听,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一个细节,而这些细节正是自己没做好的地方。
因为这次任景业校长讲的讲座,讲地很实际,任校长开始讲的第一句话:“让每个老师都看到希望。”我听了就感觉找到了希望。上午刚刚讲一会儿,时间就到了,我很着急,还没讲完,怎么就不讲了呢?我还没有看到希望啊!我就急急的跑过去问任景业校长,当得知下午还要继续讲的时候,我才放心的离开。
下午继续听讲座,听完了整个讲座,让我特别振奋,关于怎样放手,任校长讲的很实用,很实际,除了理论和道理,任景业校长更多的讲到了课堂应该注意的细节,讲的很细致。任校长举了一个自己:一次任校长在听课,开课的老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题目的时候,一共说了17句话,如:看清运算符号,有学生把数字看错了等之类的话,我一边听,一边笑,一边反省,感觉这些经验太宝贵了,而且这些细节问题,正是我在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也正是我要注意,要改变的地方。
听完这次讲座,我大体知道该如何去做:鼓励学生及时提问---关注问题的生成---勇于解决新的问题---不破坏规则---老师管好自己的嘴巴。包括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也都有了系统的了解。
感觉这次听课,终于触碰到了教学改革的最真实的气息,听完讲座,回来后立即去网上搜到了关于任景业校长写的书《走进孩子的课堂》《分享孩子的智慧》《关注思维的细节》全部买来,继续这次的学习。书已经到了,细细读来,真正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正如任景业校长说的那样:“让孩子像正常人那样思考:问题---思考---分享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