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懂《庄子》:刻意之害,胜于猛虎!

作者: 小说家郭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9:33 被阅读2次

《恺叔说红楼梦》第93期

这几年,“刻意练习”这四个字很火,很多人都以为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

只能说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傻很天真,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只会让你成为砖家。

在《庄子·外篇·刻意》中写道:“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

可见,在庄子看来,不刻意才是高明的做法。

那刻意会有什么结果呢?

我觉得可以结合《红楼梦》书中的例子来解读这句话:

1、刻意修仁义的人,更容易忘恩负义

王熙凤有一个哥哥,叫王仁。“王”的谐音是“忘”,《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给他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讽刺王仁是一个忘却仁义的人。

王家是很重视教育的,连身为女孩的王熙凤从小都是被当作男孩来教养,那本身作为男孩的王仁就更不用说了。

王仁从小就是在刻意练习仁义中长大的,刻意练习的时间肯定超过了一万个小时。

然而这位总把“仁义”二字挂在嘴边的仁兄,完全不顾贾府对自己的恩情,忘恩负义的他更无耻到将自己的外甥女贾巧姐卖入青楼。

天天刻意修仁义的人,竟然做出如此人神共愤的事情,真是天大的讽刺!

可见刻意修仁义的思想,是一种毒。

人都会有逆反心理,越是被逼刻意去修仁义,最后很有可能就会像王仁那样,变成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2、刻意治功名,反被功名治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最刻意治功名的人,可惜他反被功名治。

为了上位,讨好金陵四大家族贾、王、薛和史家,贾雨村“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件案子,于情他应该想办法将英莲送回给甄士隐的夫人身边。毕竟没有甄士隐,就没有后来发迹的贾雨村,况且他也曾经答应说一定帮忙找回英莲。

于理,冯渊家先花钱买的英莲,所以英莲理应归属他们家,之后冯家要怎么处理英莲,这是他们的家事,只要不违法,都不属于贾雨村的管辖范围。

然而,刻意追求功名的贾雨村,做出了于情于理都不合的判决。

这间接导致了英莲后来在薛家惨遭夏金桂虐待、被其陷害致死的悲剧。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已经够荒唐,之后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好让自己的功名路走得更顺畅,做了一件更荒唐的事情。

贾赦想得到石呆子家的扇子,但无论他出多少钱对方都坚决不肯卖。

贾雨村知道后,强行设局说石呆子欠了官银,于是将他们家的扇子全拿来充公,一到手就马上贱价卖给了贾赦。

他的这种做法,连贾赦的儿子贾琏都看不下去,说“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刻意治功名的贾雨村,确实没什么能为,他最终反被功名治。

贪赃枉法的贾雨村,后来扛上了琐枷、住进了监狱。

贾雨村刻意治功名的时间也超过了一万个小时,但是他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了吗?

并没有,贾雨村变成了人人都恨不得往他身上拍砖的砖家。

可见,刻意之害,厉于猛虎。

3、刻意闲江海,假正经的人就是矫情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给宝玉父亲取的名字叫“贾政”,寓意“假正经”。贾政的一生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太过假正经,所以他永远走不进子女的内心世界。

其实远不止贾政是假正经,他旁边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假正经。

贾家建的大观园金碧辉煌,却在里面刻意建了一个田庄,试图强行形成一种农家休闲的气息。

对此,崇尚天然的宝玉忍不住吐槽说:“此处(大观园)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宝玉还没说完,却把贾政气得忙喝命人把他“叉出去”。

假正经的贾政,又怎么会接受宝玉说的真相呢?

毕竟假正经的人,最喜欢矫情了。

贾政和一大帮同样假正经的文人一起去大观园逛,表面上说是想带着闲江海的心情去逛,但其实他们逛的不是大观园,是刻意、是矫情。

宝玉在游玩大观园时,作的对联明明对得很好,贾政却要假正经,说宝玉对得不好,还大骂他“畜生”。那些文人更是假得可以,为了讨好贾政,让他和宝玉出彩,就没正经想过一对对联。

这让我想到一些很矫情的人,跟风别人跑到江海,刻意拍了几张江海的美景图,然后假装很休闲地在朋友圈写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是住在你心中的,而不是靠秀出来的,ok?

可见,刻意闲江海的人,就是假正经、就是矫情。他们就算刻意在江海边待了超过一万个小时,也还是找不到诗和远方的。

4、刻意道引折寿,而不会添寿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刻意追求长寿的人,这个人就是贾敬。

为了能长生不老、升成神仙,他跑到道观里刻意日夜修行。

为了能加快自己升仙的脚步,贾政让孙子贾蓉赶紧印一万张《阴骘文》,然后速速派给其他人,以刻意帮助自己积累功德,早日升仙。

之后,贾敬更是妄作虚为,刻意吞金服砂,导致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最终一命呜呼。

贾敬在道观刻意修行的时间,肯定超过了一万个小时,然而他不但没能如愿成仙,反而早早丧命。

可见,刻意道引只会折寿,而不会添寿。

综上所述,庄子所说的“不刻意而高”是一种回归自然、顺势而为的大智慧。

《红楼梦》中的王仁刻意修仁义、贾雨村刻意治功名、贾政刻意闲江海,贾政刻意道引却不寿,刻意而为,反而让他们离正道越走越远。

这就跟我们开篇所说的,很多人以为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刻意,你就输了!

你要的不是刻意练习,而是自然练习。找对方向,找对方法,顺势而为,进行自然练习,这样你才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对于《红楼梦》和《庄子》,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相关文章

  • 从《红楼梦》懂《庄子》:刻意之害,胜于猛虎!

    《恺叔说红楼梦》第93期 这几年,“刻意练习”这四个字很火,很多人都以为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 只能说...

  • 越懂《逍遥游》的人,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标题2:心中越有远方的人,越懂《庄子》,越懂贾宝玉和林黛玉 《恺叔说红楼梦》第92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写...

  • 庄子.刻意

    刻意上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次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故曰:夫恬淡寂漠,虚...

  • 庄子——刻意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 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

  • 《庄子》刻意

    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

  • 《庄子·徐无鬼》之害群之马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

  • 《心理学.藏心术》内敛心性的智慧【54/100】

    【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百幅计划:54/100 谋者胜于计、敏者胜于算、智者胜于藏。 喜怒自藏心...

  • 卞庄子

    卞庄子是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是著名的勇士,他能够独力与猛虎格斗。《韩诗外传》卷十记载,卞庄子是个孝子,他的母亲在世时...

  • 《红楼梦》:宝玉是庄子化身的真实原因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庄子的思想,男主角宝玉正是庄子思想的代言人。 在《红楼梦》第2...

  • 曹雪芹和庄子因2字被误解,越有智慧的人,越懂他们

    《恺叔说红楼梦》第170期 曹雪芹和庄子,在很多思想上是殊途同归的。 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推崇“无材”,而庄子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红楼梦》懂《庄子》:刻意之害,胜于猛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k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