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或者她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方式,只是用他们的方式给他们想要给的,那我体验到什么?
如果他或者她一直都只是尝试,用我想要的方式给我想要的事物,那我到底得到了什么?我得到某个与他人和谐一致的东西吗?我得到使我们有连接的东西吗?我的得到能滋养我的爱,使爱更真诚、更深刻、更丰富吗?或者到了最后我发现自己更空虚,拥有更少的爱、更贫瘠、更孤独?
从“不考虑”孩子自己的需要,到“只考虑”孩子自己的需要,这可能导致的问题更多。
做父母难就难在这里,你既不能够只考虑自己,也不能够牺牲自己,只考虑孩子。自己的状态,孩子的状态以及实际的物质条件都需要考虑在内。
《大学》开篇即给出了成长次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
要“齐家”,先“修身”,要修身必须先正心诚意。要正心诚意需要一些学习和研究,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修身呢?同样在《大学》第1章就明确提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定、静、安、虑、得”讲的就是心理的自我认识、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亲子关系,亲子教育的实际生活中,怎么去应用呢?可以这样来理解:通过对自己家孩子各种现象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的状况,明确目标,坚定学习的重要。如此正心诚意,端正态度,然后才能够真正的从内在,从自己本身来改善和调整自己的状态(身修),让自己内心真正的具有平和、安定与力量。当自己内在具备这种平和的状态,智慧生起,温和而坚定的与孩子相处,这时既有爱又有界限。既照顾到自己状态,又照顾到孩子状态,还兼顾了当下的实际物质情况。如此,即使当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不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无论是心理的还是经济的,都可以真实的和孩子分享,并共同想办法面对、学习、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过着真实的生活,还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与过真实生活的态度。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