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作者: 小里脊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00:21 被阅读43次

      新年阅读的第一本书便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该书以其流畅通俗的语言成为一本哲学入门书。书社刚刚选定本书为共读书目时,压力如排山倒海般向我涌来,虽然深晓读书人需要涉猎各类书籍,哲学类书籍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哲学书往往又艰涩难懂,我也总是将其拒之门外,我担心这本书也会被我束之高阁。

      但是,今天翻开第一章,我的压力渐渐逝去。虽然大部分内容没有琢磨透,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似乎明白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意义,用原文的话来说,就是: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读完这段话,我对哲学研究的意义的看法就是:哲学研究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加理性、理智的成长途径。

      关于“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冯老弹了很多“出世哲学”与“入世哲学”,中国哲学的精神归结到一点: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入世与出世”“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等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我想: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力求万物和谐。

      第一章还谈到“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还要体验它。如金岳霖老先生所言: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在认识上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这些文字看似枯燥乏味,但细品这些内容便越发觉得有味道,也许这就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mc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