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石头,孰大孰小一目了然,因为它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很容易就可以做出评判。但是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人和分工之间也在不断地做着动态的调整。我们说人生而平等,社会分工没有高低之别,它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平等,是基于社会以至宇宙处于一种平衡且静止的状态下来说的,而现实中这种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价值关系必然围绕于价值的轴线上下摆动,而生态系统也必然是在各物种此消彼长的竞争中维持事物之间的平衡。所以,平等和大同只存在于理想的领域,现实则是向着平等的目标在竞争中找到符合当前状态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绝对的平等不可能存在于现实当中,或者说,绝对平等出现于万物消亡之时。
所以,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维持这种事物之间的竞争,既不使之消亡,也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如果一个人没有斗志或失去了信心,我们就说他已相当于死。
活着是使人类保持竞争状态的先决条件,而探索未知命运的努力将使人类保持竞争的优势。回到建筑工人和科研工作者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劳动量和付出,世人对他们的态度却差别那么大?因为建筑工人的劳动更多是基于个人生存的满足,而科研工作者的劳动结果却助力人类保持竞争的优势!在社会分工中,或许工种本身没有高低的差别,但是它们导致的结果却改变了世人对工种的看法,继而使从事不同工种的人在世人中有了不同的评判标准,只是这种评判标准不应该视为等级的差别,而是基于存在本身的价值评判的不同。
另外,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会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使人存在的意义直接体现于探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但就人存在的本质而言,探求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优势还是为了维持人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我们之所以对生活感到迷惑甚至无助,一方面是没能维系人际关系的优势;另一方面则在于对人际关系复杂的恐惧,进而排斥,而现实却是,如果我们不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一定的优势,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将变得十分艰难。所以,主动追求人际关系的跃进,与人存在的本身并不矛盾,纵然它物质、甚至有时卑鄙,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是聪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