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文拾贝
《西方文学史》|第二章中世纪文学3~古爱尔兰文学、《狄德丽的故事

《西方文学史》|第二章中世纪文学3~古爱尔兰文学、《狄德丽的故事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2-12-12 08:26 被阅读0次

    古爱尔兰文学

    凯尔特人和希腊人一样,也有他们的英雄时代,凯尔特人的英雄时代反映在早期爱尔兰文学的代表作《狄德丽的故事》,狄德利的故事所反映的爱尔兰文明与文化。当时的爱尔兰诸王并起,各王统治的只是领地有限的小王国,每个小王国之下又有许多部落王国,还没有城市,政治与社会活动的中枢就在王宫,那是一片木造建筑群,居中的是一间大厅,为统治者办理政事之处,四周围绕的是家臣起居之所。战争时,战士站在两轮车上,有两匹马拉着,并有一人驾驭。

    在那样一个尚未使用文字的时代,知识是德鲁伊的特权,德鲁伊是半专业阶级,也许具有祭师的功能,经由口语代代相传他们的知识,根据早期的文学,他们能够预知未来,也经常是国王讨教的对象。

    与朝廷关系密切的另一种人是爱尔兰的说书人,他们讲述古代男女英雄豪杰的事迹娱乐大众,这些专业艺人有一套评审分级的制度,最高一级能够讲述的故事数目多达350,他们很可能是依据记忆所及的故事大纲,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临场创造叙事细节。这或可以说明何以早期的文本来的精简,《狄得利的故事》即是一例。爱尔兰普遍使用文字却是5世纪改宗基督教以后的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可能原本是重生或丰饶神话中的角色,因此不是神就是超自然的人物,到了基督教时代才摇身一变而为人类。

    《狄德丽的故事》

    爱尔兰传统上称《狄得利的故事》为《魏斯里乌诸子流亡记》。狄德利出生时,凯尔特巫师预言将会有许多男子因她而死,她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成长,出落的如花似玉,乌利德的国王孔科佛爱上她,她却钟情于诺伊旭不惜亡命异乡。

    狄德利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个性比男方刚强,也比较放得开。狄德利又可以说是爱尔兰的海伦,引起特洛伊战争的那位海伦,海伦是红颜祸水,至于狄得利,她和诺伊旭被孔科佛从苏格兰骗回国之后,孔科佛的王宫也成了杀戮战场。诺伊旭三兄弟一一被杀,引发一系列的反叛与流血事件,狄德利本人为了免遭孔科佛的毒手,以头触岩,自杀身亡。

    千余年来,狄德利始终萦回在爱尔兰诗人的记忆和想象中,席英首演的《美妇怨》是最知名的一部取材于狄德利的作品,叶芝和乔治罗素也有取自同一素材的短剧。

    日耳曼人的扩张

    大陆凯尔特人的迁徙没落与日耳曼人的崛起扩张,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文化生态。

    日耳曼部落于1世纪已迁徙到罗马帝国北疆外援,因受阻于莱茵河与多瑙河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对于帝国的安全并未构成威胁,3世纪时由于匈奴人激烈猛进的南向攻势带来的压力,日耳曼部落中的西哥特人终于渡过多瑙河,闯进了罗马帝国的疆域,进占雅典之后15年于410年,洗劫罗马。此一事件促使奥古斯丁撰写《上帝之城》,洗劫罗马之后,他们转向西北,穿越高卢,进入西班牙建立王国,却也被罗马文化给同化了。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直到8世纪上半叶才被穆斯林推翻。

    一向臣服于匈奴的东哥特人,则在匈奴帝国与5世纪中叶衰微之后,不久越过巴尔干抵达意大利,控制了整个半岛,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就是在东哥特人的压力下于476年逃离陷于混乱的罗马城,这一年也就是传统上定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年,东哥特人虽然是以西罗马帝国代理人的身份占领意大利,却在6世纪中叶被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击毁。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部族中最安土重迁,而且最善于保持固有文化的一支。他们以位于莱茵河西岸的发祥地为核心,仿效罗马的政治与军事组织,利用罗马帝国衰微的时机逐步扩张,终于占领整个高卢。

    同属于日耳曼北支的人陆陆续续从五世纪中叶到六世纪中叶至北海东岸经海路迁徙到不列颠,即罗马帝国的前哨省份布列塔尼亚,五世纪初,罗马告危,帝国不得不放弃不列颠,岛上防卫盾形空虚,北欧人长驱直入取得了统治权,岛上的原住民凯尔特人则被迫退守偏远地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文学史》|第二章中世纪文学3~古爱尔兰文学、《狄德丽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oj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