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台
百合的《村居即事》(翁卷)

百合的《村居即事》(翁卷)

作者: 诗书优游的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23:46 被阅读84次
    绿遍山原白满川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台简介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平台是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发起和运行的以国学内容分享交流为主题的公益微信群。在这个平台上,目前有几个大一点国学有基础的孩子,每个人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周或者每两周录制一个分享的音频文件,在固定时间发布,他们的身份就是这个群的主播。希望孩子对国学产生兴趣的家庭以亲子的形式加入作为听众并每周反馈一次。听众在坚持反馈一段时间后可以申请成为候选主播,候选主播实习通过可以成为主播。这一互动交流的简单规则,使得主播和听众之间能产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效果。希望通过这个分享群给有基础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让他们以讲促学。对于希望孩子对国学产生兴趣的家庭来说,也可以找到一个让孩子跟同龄人交流的空间。当然,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分享交流让国学中的精华浸润更多的家庭。主播们分别负责不同的主题频道。目前平台已经有蒙学、古典诗词、历史、古典小说四个频道。平台自2018年3月25日开始运营,目前有近三十个家庭参与其中。作为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每半年有一次开放加入的机会。但正式加入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通过结业测试。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诗书优游”诗词频道的主播百合,一直在国际学校上学,目前是六年级。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之一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回馈和影响自己的学校、社区或社会,而且我非常喜欢古诗词,希望能把古诗词的美传达给更多的人,所以我加入了“诗书优游”这个公益的服务平台来做诗词频道的主播。我希望通过给大家分享古诗词锻炼自己,同时也帮助大家和古诗词成为朋友。在古诗词频道中,我将结合四季变化、节日时令、儿童趣味来选择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的诗词,并且每一首诗我都会分享朗读、标平仄、诵、吟等各种可以和诗词玩的游戏,这些游戏的具体介绍和玩法有专门的文档和音频供大家学习参考。我希望听众们在听了我的分享之后能把诗词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诗词的美。为了让听众们在体会诗词语言、内容、意境的美之外也能够直观地体会各种诗词体裁的不同特点,我会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古诗、词的小令这样的体裁顺序进行分享,每种体裁分享一定数量的诗词后再转入下一种体裁诗词的分享。我的古诗词频道会每隔周周二发布新的分享内容,欢迎大家收听,同时非常希望能听到或看到听众们的反馈。让我们一起和诗词同行吧!期待大家都能和诗词交上朋友哦!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自我介绍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介绍


    本期分享

          立夏过后,夏意渐浓。半个月后,我们迎来了又一个节气:小满。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描写小满时节江南农村生活的著名诗篇:翁卷的《村居即事》。

    翁卷《村居即事》赏析

    村居即事

    往期分享内容回顾

    杜牧《清明》赏析

    朱熹《春日》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司马光《客中初夏》赏析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仄起式七绝《村居即事》


    赏析文本

    小满

            立夏过后,夏意渐浓。半个月后,我们迎来了又一个节气: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有些节气我们一听就能猜出来它的含义,比如立春、雨水、立夏……,但小满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太好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就是说到了这个节气农作物开始渐渐变得饱满,但还未成熟,所以只是小满,还没有到大满。民间谚语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三日望麦黄,小满十日满地黄” 说的就是小麦等开始黄熟,而如果“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就是说如果小满时麦穗长得还不饱满,今年麦子的收成就有点危险。不过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南北地域跨度很大,各地的气候、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品种及其生长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小满前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典型场景是小麦等早春农作物开始黄熟,黄瓜、樱桃等蔬菜水果开始成熟,就像谚语里说的: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而长江流域小满的含义则不同,就像南方地区的农谚“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赋予了小满新的寓意: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这是因为南方潮湿的气候比较适合水稻的生长,所以水稻是南方最重要的农作物,而小满时节正是水稻插秧栽种的时候,所以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到芒种时也无法栽水稻。“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都告诉我们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南方小满时还有一个常见的景象是农家养的桑蚕开始结茧,所以谚语也说“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在古代社会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过程中,麦穗饱满、蚕茧丰收、田里水满利于插秧,这些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一个叫左河水的现代人写过一首诗“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脚走款丝商”。虽然诗的语言和意境都说不上优美,但却写出了小满时节,江南正忙着插秧,而江北的小麦已经结穗灌浆,后两句还写到了江南杭州西湖畔,商人们到农民家里收购茶叶和蚕丝的商贸活动。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男人下地耕种,妇女就在家里织布。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桑麻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期间有一个祈蚕节。可见小满不管是对“男耕”还是“女织”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民间流传的有关小满的俗语还有“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等等。这些延续千年的农村生活的景象也成为了无数诗人灵感的来源,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首有关夏季农村生活的著名诗篇《村居即事》。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题目。说到《村居即事》这个题目,可能大家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我把把这首诗的另一个题目说出来,大家一定都会背,因为这首诗被选入了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书。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乡村四月》。《乡村四月》所写的就是农历四月,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五月,农村人民生活与劳作的情景。《乡村四月》这个题目明白易懂,不需要多做解释,那我们就重点来看这首诗的另一个题目《村居即事》吧。“村居”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乡村居住,那什么是即事呢?即指的是立即、即刻、眼前的,“即事”就是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即事诗就是眼前看到了什么就写什么、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即事诗,光是叫《村居即事》的就有王建的、陆游的,还有晁补之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有的即事诗干脆就直接名叫《即事》,例如杜甫的《即事》、杜牧的《即事》、王安石的《即事》、陆游的《即事》、夏完淳的《即事三首》等等。还有的即事诗是在节日的时候有感而写,比如王昌龄的《寒食即事》、孟浩然的《清明即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文天祥的《端午即事》。当然还有一些即事诗就是专门描景的,例如叶采的《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崔道融的《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还有程颢的《郊行即事》“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此外,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曾经写过一组《四时即事》,这是他进了大观园后,写自己一年四季与姊妺丫鬟们相亲相近的生活情景的诗,分别有《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和《冬夜即事》,可见即事诗也是古人的诗中一种很常见的题材。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翁卷。翁卷是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字续古,号灵舒,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其中的赵师秀就是写下著名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那位诗人。他们之所以合称永嘉四灵是因为他们的字或者号里面都有“灵”这个字,翁卷号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生平只参加过一次进士考试然后就放弃了做官,隐居在一个山村里读书写诗。翁卷也有一个粉丝,他崇拜翁卷就像魏万崇拜李白一样,长年累月、万里追踪。这个人名叫戴复古,也是南宋一位著名的诗人,“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这首《夏日》就是他的名作。他对翁卷充满了仰慕之意,翁卷的一生,为了诗歌和生存游走四方,而翁卷到过的温州、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到处留下了戴复古追寻翁卷的足迹但很不幸的是每次都追寻不到,戴复古一直无缘与翁卷相见。然而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竟然在湖南与翁卷陌路相逢。为此戴复古写下了《湘中遇翁灵舒》这首诗:“天台山与雁荡邻,只隔中间一片云。一片云边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把与翁卷相见恨晚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说完题目和作者,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首先来看第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山原指的是山陵和原野,川指的是平地,乡村四月草木茂盛,山陵原野被绿色覆盖,所以说“绿遍山原”。那平地上为什么会是一片白色呢?这是因为江南的乡村四月正是插秧的季节,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放眼望去,一片白色,所以说“白满川”。这句就是说绿色的草木布满了山陵原野,稻田里的水色与山光相辉映。

    绿遍山原白满川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子规声里雨如烟”。“子规”指的是杜鹃,这是诗词里特别常见的一个意象。那子规是一种什么鸟呢?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米贵阳,这些名字都跟它的生活习性有关。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就是我们这句诗里所写的子规鸟。这些叫声显然都和农业生产有关,因为在农民耳中,无论是子规、布谷还是杜鹃的啼叫,都像是在催他们快快耕种。所以诗人笔下描写农村生活场景常常会用到这个意象,就像这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描写的就是江南四月的乡村,在声声子规啼鸣中下着濛濛细雨,这细雨就像朱自清在《春》中写到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里同样把雨比喻成了烟,烟有着朦胧、纤细的特点。这一句就是说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子规声里雨如烟

          讲到这里,我想再给大家多分享一下诗词里的“子规”和“杜鹃”这个意象。杜鹃还有杜宇、蜀魄、蜀魂等别名,这些别名都是源于一个非常清凉哀伤的故事。这个故事据说典出史书《蜀王本纪》,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这样的: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蜀国国王望帝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后来,蜀地发大水,一位名叫鳖灵的臣子成功治理了洪水。望帝以鳖灵功高,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自己到西山隐居。哪想到,鳖灵坐上帝位之后,竟然居功自傲、慢慢变了样,不仅把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还霸占了望帝的妻子和女儿。望帝这道这些情况以后,变得心急如焚,于是想赶回都城劝鳖灵回心转意。可是却被鳖灵误会是要带领老百姓来夺回帝位,于是紧锁城门,根本不让望帝进城。望帝求也没用、喊也没用,只好伤心绝望地回到西山,日夜痛哭,最后因悲伤过度而死。死后化作了一只杜鹃鸟,飞到曾经熟悉的都城上空哀声啼鸣,直到口中啼出鲜血来……而此时,正是杜鹃花开放之时,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的说法。杜鹃的这个悲伤的传说使杜鹃、子规成为了寄托了诗人伤感、悲情、哀愁、凄凉的代表意象。几千年来一代代的文人墨客,每当要抒发冤屈、哀愁、悲怨、凄怆之情,或是伤春悲秋,或是客居异地,或是谪居卧病,或是羁旅愁思,都会写到杜鹃。比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还有李白的《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等,都是各种凄凉、悲伤。不过实际上啊,杜鹃并不啼血,其实是因为杜鹃嘴上有一块红斑,所以古人认为它是凄苦啼叫而流出的鲜血。

          杜鹃还有另一个别名叫催归,这是因为农民耳中的“布谷、布谷”、“快快割麦”、“割麦割谷”这些催人耕种的叫声,在羁旅愁思的行人耳中,听起来却象“不归不归”、“归去归去”,所以诗人们喜欢通过子规来抒发思乡、思人之情。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崔涂的《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等等。

    大杜鹃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句:“乡村四月闲人少”。就象我们前面提到的,乡村四月是农忙时节,因此,不管是老人、年轻人、还是小孩都要下地干活。所以这句就是说,乡村四月有空闲的人很少,大家都忙着干活。

          最后我们看第四句:“才了蚕桑又插田”。“了”意思是完成、了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讲究“男耕女织”,男的最重要的就是下地种田,而妇女就在家养蚕、缫丝、织布。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四月农村生活的情景。南方最重要的农作物就是水稻,蚕丝则是江南妇女织布最重要的原料。这句就是说,刚刚结束了养蚕采桑的事就又要下地插秧了。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和这一句类似,也描写了夏日农村的繁忙生活。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句的意思都清楚了,我们来看看整首诗吧: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到田里插秧了。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后两句写人,叙述农事繁忙, “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啼叫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声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秧,是关系着衣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不过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再运苗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儿。“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的气氛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句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声色相喧,动静结合,形象鲜明,如歌如画,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为后人所喜爱而广泛传诵。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不要忘记和这首诗完诗词游戏哦!

    乡村四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合的《村居即事》(翁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rp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