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我对七月十五日这一天,记忆颇深,对中元节却没有太深的印象。
小时候,家乡人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镇子上会请来戏剧团的人员来唱大戏,一唱就是三天,热闹极了。小时候的我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唱戏,但在小孩子的眼里,那就是热闹,那就是走街串巷、吃喝玩乐的专场。那天,会场很大,每逢这一天,周围四方的人们总是从远方聚拥而来。当然,大人们的事主要是为了祭拜周围几座庙里的各路神仙,于是整个戏场弥漫的到处是燃香的味道,那是戏场特有的香味儿。
记得小时候,我也曾象征性跟跟着奶奶祭拜过神仙,燃香烧纸,三拜九叩,甚是虔诚。祭拜完后,仿佛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而后大人们浑身轻松,也许,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被神仙纳入保护的范围了。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轻松看戏、逛戏场、与许久不见的朋友聊天。
每逢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一场热闹。凡是嫁出去的闺女都要回娘家来,当然,她们是借着“看戏”的名义来的,其实,大多不是为了专场看戏,而是回来看看自己年迈的父母亲。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尚且健在,几个姑姑们来了,家里家外都洋溢着一股喜庆。这几天家里的伙食也是极好的,运气好的话,还能从父母亲戚那里“搜刮”一点零钱,好在戏场里“阔绰”一番。
在戏场里,每一类人的职业是不同的。台上的演员们负责唱戏,台下的群众负责观戏,还有一些组织者们,我不知道他们的准确名称,因为他们是负责一些祭拜神仙的,每个人似乎都肩负重任。祭祀神仙,是最为庄重的时刻,他们恭敬地端着祭品,那一刻,他们仿佛是神仙的代言人。我对这些一概不懂,每逢遇见,人们总要围观,但秩序从来不曾混乱,我也总是从心底里莫名生发出一股崇敬!
我理解的戏场大抵是这样的。
经历过无数戏场,可终究不知道唱戏是为了什么。后来,才慢慢发现,唱戏为了祈求神的庇护,或为了规避灾难。查过资料才知,最早的唱戏大多起源于祭祀,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妖魔鬼怪,所以化彩妆,假装天神下凡,以求平安。 后来,这种行为渐渐演变成戏剧形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唱大戏。
小时候,记忆中七月十五日,那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镇上会唱大戏。在这一天,家里聚集了众多亲戚朋友;在这一天,倘若在上学会得到一天的假期;在这一天,可以无忧无虑的逛戏场,这一天,洋溢着快乐与喜庆。
长大后,却不曾想这一天也叫中元节,专门祭祖的日子,也叫祭祖节、七月半祭祖。这个节日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原来,这一天也连接着思念,连接着悲伤。
的确,爷爷奶奶逝去后,我们的七月十五不再热闹。姑姑们来的少了,我们也由原来的农村迁往县城,爷爷奶奶在,回去尚且觉得还有挂念,而今,他们逝去,回家只剩下凄凉。戏场还是那么热闹,却少了奶奶虔诚的祭拜,我们多了零花钱,却没有了往日的激动,一切,恍若隔世。
没有了爷爷奶奶的戏场,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词,也似乎失去了原来的那股纯正味道。
原来,戏场是一场聚首,一年中,人们借着“唱戏”在忙碌中团聚,借着“唱戏”来走亲戚,借着“唱戏”与亲人热闹一番。爷爷奶奶走了,姑姑们来的少了,她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父母亲而来,原来她们并不是为了专程“看戏”。可爷爷奶奶在的时候,她们分明都说“为了看戏”。
大人们总是谎言连篇,竟然不肯承认自己是为了看望父母,他们是含蓄的,然而,他们也是虔诚的。
今天,又是七月十五日,读了《诗经.葛生》才深知今天竟然是这样一个日子,连着生死,连着悲伤。如今,我也步入而立,经历了生死,方才觉得聚散终有时,心里的那份关于时光的永恒也被一个个逝去的亲人打破。他们的音容笑貌,再也无法亲眼目睹,对他们的思念,也只能堆积在回忆的长廊。
今日又中元,无处安放的思念,唯有泪千行。
2021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