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2500/7298eb677386edac.png)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愤怒,这是很容易的。
但是要向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表达愤怒,这是很不容易的。
——亚里士多德
1
前几天一位战友娜娜发表了一篇文章《暴脾气的我》。
文章写道一位店主认为娜娜占用了他家车位,而娜娜认为停车的地方的公用的,然后双方有了冲突。
事后娜娜也进行了反省,觉得自己太过意气用事,同时也觉得有点害怕,毕竟对方是几个大男人,而自己一个小女子,如果发生肢体冲突,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但愤怒来了,挡都挡不住,永远都处在一个后知后觉的状态。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愤怒会导致大脑的短路。
当大脑短路时,我们关注的点就会变得狭窄,只看到那个引起你愤怒的人。
看不到全局,陷入简单的“我对你错”的思维里。
当我们越觉得对方错的时候,我们就越生气;我们越生气,我们就越觉得都是别人的错。
这是一个死循环。
2
愤怒是一种二级情绪。
在这个愤怒出来之前,其实你已经被某种情绪伤害了。
这种情绪可能是:羞耻,愧疚,恐惧,悲伤。
比如娜娜,在她愤怒之前,她可能觉得自己是不被尊重的,被看不起的,觉得对方欺人太甚,恃强凌弱。
也许潜意识的一些负面信念已经启动,它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这些信念所带来的痛苦,于是就暴怒了。
所以,愤怒用来掩饰某种情绪给我们带来伤害的。
娜娜,你试想一下,当你看到对方根本不是因为你挡住他的车,而是认为你占了他的车位时,你在愤怒之前,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3
在我们感觉到愤怒的时候,我们要察觉到愤怒这个情绪要出来了,然后深呼一口气。
我们可以选择与对方进行沟通,很多事情并不是没法沟通,而且我们带着对事情的评判和情绪而导致事情无法收拾。
而我们的焦点应该是放在纠正给你带来那些情绪和信念的人或地方,它可能是让你受伤的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2500/c09a13725eb112cd.png)
关于“踢猫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
有一次,他在家看报太入迷以致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
这位老董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他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
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顿。
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儿。
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
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正确的愤怒不是一种攻击和指责。
而是要向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表达的一种情绪。
在下一篇文章,我们再作深入的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2500/b2a57bb6e6a9b7d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