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微博热搜上面有一个话题叫开豪车接送孩子被踢出家长群。
杭州的一位李先生遭遇了一场家长群的危机,因为李先生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李先生犀利回复。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竟然被踢出了家长群。
其实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吐槽家长群是一个氛围奇怪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攀比、逢迎,但是所谓的“为了孩子”,家长们不得不这样做。
其实从这件事情来看,一个孩子怎么看待一件事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年人的影响,包括老师、家长和身边的成年人,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引导,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一次,好像大家都站在了开跑车的家长这边。
我们今天不谈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我想说说成年人的世界。
1
一个成年人首先得承认我们的每一个人的背景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的落差,一个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机会的公平,不可能做到财富上的绝对公平。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也都是有差距的。
有些人能够非常坦然的去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却受不了别人比自己过得更好。这种“受不了”不会针对陌生人,而是针对自己身边的人。
看到别人比自己成绩比自己好,就觉得别人可能是作弊了;
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了,肯定不是富二代就是来路不正;
看到别人背名牌包包开好车,就是当小三或者被包养;
看到别人升值加薪,不用说,一定是和领导“关系好”;
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那一定是微整形了;
看到别人比之前瘦了,一定不出半月就会反弹;
看到别人旅游发的漂亮照片,会不屑地说一声“切,谁没去过?”
甚至别人去健身房、上瑜伽课、早起跑步,熬夜加班都要说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
面对这样的玻璃心,我只想说,你看不惯别人比自己优秀和努力的样子,真丑!
究竟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子的一颗玻璃心呢?
从心理学上说,这种玻璃心就是嫉妒,嫉妒是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一种痛苦,人们往往不是嫉妒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嫉妒身边人过的比自己好。
嫉妒很正常。
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所产生的企图排除乃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
有时候会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归结于他人,而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有时候嫉妒心也会驱使你通过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他觉得可以运用“嫉妒”这种防御机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就像这次,要求别人用“普通车”来接送孩子,这样子的话语言下之意就是我本来还有开“普通车”的优越感,但是因为你,我这种优越感没有了。
他并没有去想别人是怎样买上法拉利的,别人的努力、坚持、对时机的把握都可能是你做不到的,既然做不到,就不要对别人取得的结果加以诟病。
记得小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
雨伞和雨衣是一对好朋友,一到下雨天的时候雨伞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他活的很快活,可是好景不长。
雨衣得到了重用,雨伞感到非常的失落对雨衣的态度很快由羡慕变成了嫉妒。
一天,雨衣工作完休息时,雨伞用伞把雨衣扎了一个大洞。干完了这一切,他满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个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来发现有破洞非常的心疼,就用剪刀从雨伞上剪下来一块布缝在雨衣上,因为主人非常的心灵手巧,补丁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雨伞丢在了垃圾桶中哭泣。
2
嫉妒的痛苦往往比任何的痛苦都大,因为他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也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
他们往往看不见对方的优点,而总是挑剔对方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并且在语言上冷嘲热讽,行为上孤立疏远,实际上,这种双重痛苦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也是一样:
看到你做副业挣钱了,我也要去试试,争取捞一把;
看到你买了爱疯XS,我也要花掉两月工资去买一台;
看到你又买了一套房子,我不买好像就是没面子;
看到你的孩子读上了外国语学校,我也绝对不能读家门口的学校
….
别人有的东西,你也想要,就是这样,原本舒适的生活,变成了疲惫、痛苦、充满埋冤。
你是否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你真的需要这些吗?你嫉妒的是别人拥有的还是这个人本身?
如果你不能保持三餐平衡,坚持锻炼,就没必要去嫉妒别人的好身材;
如果你看中的是工作的轻松,就没必要去嫉妒别人工作努力一路升迁;
如果你不要学习新的知识,就没必要去嫉妒别人又在新兴行业挖了一桶金;
如果你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就没必要去羡慕别人家的融洽的亲子关系。
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
比较或许可以成为努力的动力,但是攀比却会成为痛苦的源泉。
3
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不同,如果总想着这世界为什么不公平,那么日子久了,自己也会信以为真了。
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不要把荣誉看得太重要,学会警告自己不要掉进嫉妒的陷阱。
如果你受不了别人的好,那只有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强大,毕竟成长是能证明自己的。
当你成长了,你这份“丑”也会逐渐消亡,毕竟,很多机会都是你努力成长的时候发生的。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