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
接受口头或书面教法的最好方法是“聆听、总结和体验”,即:听懂所述内容,概括其含义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如果按此法进行学习,那么,学习过程就是连续的。但是,如果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那么,它就成了修习的障碍。
就听法或学法而言,好学生宛如一面涂胶的墙,杂草扔上去都会被牢牢粘住;而坏学生则像一面干墙,任你往它上面扔什么,都会滑落地上。接受的教法不应遗忘或者荒废。
学生应将教法牢记于心,并运用它们。没有被深入理解的教法就像扔向干墙的杂草,终究会落到地上,被人遗忘。从教法的内涵得出的结论宛如暗室点亮的一盏明灯,隐蔽之物一目了然。当那些散乱的知识内涵变得清晰,最终被理解时,我们就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体验。
这与简单的概念化的理解迥然不同,因为它是我们了解的东西而不是我们仅仅听说过的东西。例如,有人告诉你房间有红色和黄色靠垫,这就获得了对它们的知性认知。但如果我们走进一间漆黑的房间,你就无法去分辨哪个是红的、哪个是黄的。从其含义得出结论宛如点亮一盏灯。随后,我们可以对红黄靠垫做出直接判断。
教法不再是我们只能重复的东西,而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应用”指的是把已经在概念上理解的东西,即已经被吸收、思考,甚至使之富有含义的东西,变成直接的体验。
这个过程好比品盐一样。人们经常谈到盐,并能解释它的化学特性等,但是对它的直接体验就是品尝它。那种体验无法从书本上获取,也不能言传。如果我们试图向一个从未尝过盐滋味的人讲述我们的体验,他们不会理解我们体验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如果与已经有了相似体验的人谈起盐,彼此之间都会明白所言何物。教法亦是如此。
这就是学习教法的方法。要听法或是读法,还要进行思索,理解其内涵并在直接体验中领悟其内涵。在西藏,新的皮革要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并用酥油鞣搓才能使之变得更软。修持者就像一张新的皮革,粗糙坚硬,思想狭隘,观念僵化。教法就像酥油,通过修习被“鞣搓”进入皮革,太阳亦如直接体验。如果同时使用晾晒和反复“鞣搓修持者就会变得柔顺。但酥油也可储存在皮口袋里,酥油在口袋中存放几年后,口袋的皮革就会变得像木头一般坚硬,用再多的酥油都无法使之变软。
如果一个人耗费多年时光学习教法,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没有修习的体验,那么,他就像那张变硬的皮革。教法能够软化无明和所知障的硬皮,但是,当它们仅作为知识被束之高阁而没有通过修习渗入修持者的心,也没有通过直接体验得到温暖,那么,这个人对教法的理解就会僵化,变得固执。于是新的教法也无法软化他,也不会渗入他的心,更不会改变他。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要把教法仅仅作为概念化的理解储存起来,防止概念化的理解成为获得智慧的绊脚石。教法不是被人收集起来的概念,而是一条需要遵循的路。
——《西藏梦瑜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