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小苏的故事》
【作者】城外的阳光sun
【点评】雁字青山
这是一篇普通人的励志故事。
作者用生活化的朴实语言娓娓道来,将一个重情重义、不向命运屈服,摔倒后再奋起,重新迎来人生曙光的正面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真实亲切、鲜活生动。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机会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它。本文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挫折,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将自己埋进尘土里,从最低谷一点点奋起,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加聪明才智,寻找和捕捉身边的机遇,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人生逆转。
本文读来十分亲切、真实可信,其关键之处在于,小苏的励志经历,既充满人生哲理,又符合生活逻辑。小苏的人生逆转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
作者间以小苏的相貌描写,来巧妙自然地衬托了这一点。
在作者的眼里,最初的小苏“脸黑的厉害,他戴着一个防尘的平光眼镜,咋一看他的脸,透黑中落着一层石粉,眼神虽然疲惫,却依然灵动”;交“作业”时的小苏“黑红的脸,变白了些,还明显瘦了不少”;几年之后的苏老师则是“有些个白胖”了。
相貌由黑到白,象征着主人公的劳动等级由低到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越来越充分。
文中又一个耐人寻味的隐含线索,便是酒。
嗜酒的小苏,由酒后伤人坐牢,到借酒结交贵人、杯酒接受挑战,再到戒酒完成作业,最后是与贵人在充斥自己艺术气息的酒楼把酒言欢、畅谈人生,一步步对酒的内涵进行着不同的诠释,衬托其人生品味的不断递进与升华。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整。
开头部分一语双关,既开门见山地点出主人公小苏的专业特征,又喻示了人生的可塑性。
文章末尾以主人公小苏的酒后感言来点破主题:”人这一辈子,就怕自己倒下去了,只要是自己不主动倒下去,他永远是个男人。”
的确,失败并不可怕;面对失败,最关键的是态度。
优化建议:个别之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够严谨,使文章略有粗糙之嫌。
附录:台风来临之前
马路边,两个中年男子在抽烟唠嗑,自行车支巴在旁边,后座上夹着不知什么东西,收音机也不知放在什么地方,里面传来歌唱拉萨的曲子;一排绿化树底下的草丛里,一只小雀在忽闪着翅膀跳来跳去,嘴巴里叼着个绿色的虫子样的家伙,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半大的螳螂。它一定是想找一个僻静之地,好好地享用这顿美餐。
四周到处是秋虫的歌唱,大多是蟋蟀。空中,偶尔可见一两只蜻蜓慢悠悠地逡巡,似乎是晚起了,还没有吃早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