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提出请求?

如何提出请求?

作者: 007曾瑞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22:50 被阅读0次

    一.为何你不敢请求帮助?

    开口请求帮助,虽不像公众演讲和死亡,被列入人类最害怕的十大事件之一,但可以排得上第十一名了。

    每每准备开口向他人请求帮助的时候,你是不是需要先咽个口水,鼓起勇气?开口前,身体不由自主地发虚,不舒服,尴尬,总之身体在告诉你:你很脆弱。

    开口之后,你可能还会惴惴不安,不知道对方点头还是摇头。

    当对方说“不”时,你不免有些失望,默默念叨:“早知道就不请你帮忙了”。

    更多的时候,你干脆会因为害怕别人拒绝而放弃请求帮助。当然,期间你不忘给自己熬点鸡汤:为人要自强,莫当伸手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因为身体的脆弱感,害怕对方说“不”,甚至把对方的拒绝当作对自己的否定,我们不愿开口提请求,失去提请求的动力,弱化提请求的能力。

    记得小时候,有次父亲开车携家外出游玩。当车子在相同路口来回打转时,我们重度迷路了。母亲示意父亲要停车问路人甲。父亲不仅一万个不同意,还白了母亲一眼。

    我们一家子就这么绕圈圈,经历数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最终父亲得意洋洋:“我可是依靠自己走出迷宫啊”。

    我一面饥肠辘辘眼冒金星,一面困惑不解:向他人请求帮助,就那么金口难开吗?

    二,请求是礼物

    你在什么时候会向对方或他人提请求呢?

    当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呀。你可以从对方,或其他人获得信息,资源,帮助,提高满足需要的概率。所以,请求对你是礼物。

    而当对方由衷帮助你时,他会获得满足感,看见自己有能力有资源去正面影响到你的生命,满足他信心,价值,相互依存,贡献的需要,他因此更欣赏自己。这个过程对他也是一个礼物。施比受更有福。

    非暴力沟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新世界。从纵向的金字塔式的支配关系到横向的平等的合作关系。我们看见每个人的独特性,甚至你的局限性你的提问也是礼物。

    记得年初社群共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每次课堂上,我会提出各种问题。有时我会不好意思,认为自己话太多。后来带领人和伙伴向我反馈:“谢谢你的提问,让课堂更有活力哈,也更有获得感!”。

    就像非暴力沟通《获赠》这首诗:

    >我的给予不是让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我想活出对你的爱。

    正如刘轶老师解读:

    >请求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之一,观察打开我们的头脑,感受和需要打开我们的心,而请求打开我们的行动。请求是需要的显化,是连结意图的试金石,让我们在行动中经验到“相互依存”。

    三.如何提出请求?

    1.关注双方的需要

    举个栗子,大家平日网购会收到商家的请求:帮忙写好评。有些商家给点小赠品,或者返券。你觉得产品不错,也可以获得优惠,你很可能就会顺手点亮五颗星了。商家就考虑到买家的需要。

    假如你只是干巴巴提出请求时,对方有可能会听成“要求”或命令。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地板太脏了,吃完饭你帮助扫地”。孩子或许不乐意了:“我又不是你的店小二,待会儿我还有安排呢。”

    很多时候,孩子拒绝的并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你压迫命令的态度,这无法满足他们自主选择的需要。而孩子是活在当下的精灵,他们渴望被看见当下的感受和需要。

    请求不是为了控制对方,而是促进连结,是一种互相看见。

    Amanda,<请求的艺术〉一书作者。她曾在繁华的波士顿街头扮演成新娘雕塑,请求人们打赏。她的需要既有生存,也有与人眼光交流的渴望。而打赏者内心的孤独也通过眼神交流被看见了。

    后来她步入音乐界。她到粉丝家过夜,请求各种场所工具的提供,一起开巡演派对,最后她公开传播自己的音乐,请求众筹,获得120万,创造了音乐界的奇迹。

    在TED演讲上,她提到一个经历,令我印象深刻,诠释了什么满足双方的需要,促进连结。有次她到粉丝家做沙发客,主人是洪都拉斯的移民,十分贫穷,却愿意把床给到Amanda,自己和女儿挤在沙发上。Amanda不禁想:这公平吗?

    后来主人向她表达感激:“谢谢你愿意给机会,住在我们家。你知道吗?你的音乐帮助到我的女儿。”Amanda满足了粉丝给予,贡献和美的需要。也满足自己与人连结,信任的需要。

    2.对结果开放

    请求是为了促进彼此的连结。当对方说“不”时,这反而给我们机会连结对方真实更深层的需要。当对方“拒绝”了我们,这说明我们的请求无法满足他们当下的需要。

    此刻你是不是会有些好奇:那对方当下的需要是什么呢?

    对方真实的回应就是一个邀请,让我们再去探索对方的需要。

    特别当我们处于“支配”关系时,比如父母和孩子,上司和下属,

    听到不由衷的“是”的时候,资源多的一方(如父母)愿意去邀请对方说“不”,创造平等协作的关系。即进一步澄清:"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不是要求。你可以说“不”的。“”

    而处于资源少的一方,也不轻易放弃自己当下的需要,而服从对方。

    马歇尔说,世界上很多暴力是由“好人”引发的。我们压抑自己,想成为他人眼中的“好人”。而抑郁症是对我们讨好他人的结果。

    紧紧抓住自己的需要,轻轻握持策略。对他人的请求是满足我们需要万千策略的一种,而非唯一。我们永远是有选择的。比如为了满足家庭贡献的需要,我们既可以外出赚钱,也可以在家带娃,既可以给家人拥抱,也可以辅导孩子作业。

    最近网上抄得沸沸扬扬的杭州杀妻案。男主角没有看到自己的需要。也看不到除了杀人,他还有很多其它选择。

    3.用具体清晰可操作当下的语言

    第一,具体

    很多时候,是我们不清楚自己的需要什么,想让对方具体做什么。更别提对方清晰你的需要了。

    我们可以时常询问对方:你现在还好吗?需要什么帮助吗?

    也可以主动提出请求:我现在有些低落,我需要陪伴。你能坐下来陪我聊20分钟吗?

    哪怕是亲人,没有人有义务主动提供帮助。即使对方看出来你需要帮助,他们又怎么知道你需要什么具体的帮助呢?

    有没有收到过鸡肋的礼物?有没有主动提供帮助,对方却不需要,他们想自己来选择。没有人想帮倒忙。

    所以,当我们未明确开口时,对方按兵不动是正常,哪怕他们主动帮助你,也不一定满足你的需要。

    有数据表明,在职场上,90%的回应是针对具体明确的请求。

    "你上课要认真哦!”“请让我成为我自己!”认真,做自己这些抽象模糊的词汇会引发对方的无所适从。

    第二,正向

    "请不要玩游戏!”“请不要大喊大叫!” 真正丰盈生命的,不是我们的“不要”,而是我们做了什么?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把注意力给到“不要”,哪还有精力能量去执行“要做”的事情呢?

    第三,加上感受和需要

    “看到你10点还没有回家,我很难过。”当你只提到自己的感受,你是想让对方为你感受负责任,引发对方的内疚吗?基于内疚羞愧恐惧而答应你的请求,最终双方都会付出代价。

    在请求前加上你的心,即表明你的感受和需要,并且在请求后去看见对方的感受/想法/需要,两颗心因为互动而贴得更近了。这样的请求本身就是滋养。比如:“孩子,妈妈有些累,需要支持哦,你愿意帮我提这袋米吗?这样我会轻松点哦!你听到妈妈的请求,有什么感受呀?”

    四.勇敢提出请求吧!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需要帮助呢?很多人会有被洞悉的错觉,以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需要请求,不用说他人也知道。这绝对是一种错觉。它会让我们干巴巴地坐等他人注意我们的需要。这个假设坑害我们太久啦。

    在我们提出具体请求时,加上你的感受和需要以及原因。

    请求是为了促进连结,丰盈生命。所以请基于滋养生命的需要提出请求吧,而不是不好意思,内疚,羞愧。对方能感受到你的能量状态,反而不愿意提供帮助。

    你可以当面提出请求,或至少打电话,而不是发短信写邮件。去体验自己选择发短信提出请求背后的动机,是为了避免尴尬或羞愧吗?

    有数据表明,当面提出请求的成功概率比短信方式高出30倍!

    最后一点,记得表达感激:

    你可以用感激,或者一份小礼物去回馈帮助你的伙伴,但用“钱”却不是一个好主意。这会让这段关系像交易。交易结束了,你们的联系就戛然而止了。

    当你提出请求而对方同意时,记得事后花点时间给他们反馈和表达感激:他贡献了什么?他的帮助产生了什么正面影响?明确我们带来具体的影响,比帮助他人的行为更有意义。 

    我们都不想做无用功。当你不知道你的帮助是否有效时,你会作何感想?你会如何看待你花在帮助他人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没有人可以独自一人就成功,我们比以往更需要相互依存,更需要社群协作,支持配合。

    让对方因为帮助你而更快乐吧!这可是他们最大的收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提出请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xx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