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
3.人们很容易把“学习知识”和“学习认知”混淆:用掌握学术知识的方法去对待别人的认知体系,非常在意形式上的完整。比如很多读者和我探讨读书方法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系统地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还要画出思维导图,似乎只有这样做才意味着自己认真读完了一本书。
4.只要书中的一句话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5.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纵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
6.想想看,你看过的那些书、做过的那些笔记和思维导图,有多少你还记得?大部分都模糊了吧?如果再问自己: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平时能真正运用的呢?答案或许更少。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7.随着我们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来距离我们较远的知识就会相对变近,于是又能触动我们,所以暂时放弃一些知识并不可怕,只要持续学习,我们不会损失什么。
8.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记得做某件事的意义,比如知道学英语是为了与外国人流利地交谈,但时间一长,目标就被简化为每天背20个单词,于是他们每天只是机械地完成、打钩,却忘了所学为何,从此陷入为学而学的境地。
9.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比如你每天要打卡记20个单词,如果今天时间来不及了,但为了完成打卡,你就可能随便扫几遍,告诉自己学过了,先让任务闭合再说,不然总惦记着这事,心里难受。反过来,如果今天时间非常充裕,你一早就完成了记20个单词的任务,打卡一结束,任务就闭合了,此后,你的学习动机衰减为零,你也不会想着再多做些探索。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10.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然而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