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索罗斯思维模型
索罗斯是利用市场情绪来获取收益的高手,曾有人评价他为故事中的狙击手。昨天的巴菲特模型将的是如何降低风险获得长期收益。今天我们将如何利用短期操作来获得收益。与昨天的可以一起看哦。
这种思维模型适合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你所面对的对象是受情绪影响而剧烈波动的。
第二、你能够差距,并且参与到其中影响他的情绪。
第三、它的走向与你的收益相关。
索罗斯对于市场有自己的一份见解。他把自己的市场框架总结为了一个词:反身性。它的意思是这样的。首先,人们对于市场的理解永远有偏差,这个偏差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他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市场因素,他的存在又会反过来影响市场的基本面。这个新形成的、有更大偏差的基本面,又会再影响市场的理解和情绪,形成更大的偏差的基本面。
所以你看,真实世界的市场,不是什么客观存在,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都在对它世家互动和影响。这就意味着,你对市场的理解永远有偏差,永远到不了理想中的点。这就是市场的反身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反身性,那我们怎样才能摆脱反身性来进行判断呢?
要点有三个:
第一个要点,必须尽量把自己抽离于市场,尽量从外部和全局去观察和推演它,以免被反身性干扰。
第二个要点:提防外部的关键变量,确认他不会破坏你的推演逻辑。
第三个要点:在主题目标之外,进行立体布局,来对冲风险。
接下来我举一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以上三个点。
1992年下半年,索罗斯团队看见了有做空英镑的机会,他们在年中就已经埋伏进场了。但索罗斯一直有一种自觉,既然自己可以做螳螂,那么就要注意自己身后的黄雀。在这场较量之中的黄雀就是德国。
当时整个欧洲当属德国的经济条件最好。而在那段时间,德国政府又刚刚表态完说要支持建立欧洲统一货币。那么,德国最为欧洲经济最强劲的国家,又表态要支持欧盟的货币统一,它自然会对英国经济稳定负起责任。如果攻击英国,德国的帮助与否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所以在一次会议上索罗斯成功确定德国央行行长的态度后,就大举策划了英国狙击行动。
索罗斯狙击的从来就不是单个资产,他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一个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或者一个个大类市场。1998年索罗斯在攻击香港汇率时就做了立体布局,他不只屯了港元,还找大券商借入了香港股市的大量股票,同时呢,还做空了股指期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