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一个很燃的视频,看得自己泪流满面。
是一个篮球训练场地,教练带着队员们做力量训练。
让一个队员双手双脚着地,膝盖离地,背着另一个队员爬行。
我的第一感觉是好难啊,一开始大家只爬了大概30码的样子,后来教练让那个有影响力的队员和他的队员出来。
这次教练蒙住了在地上爬行的队员的眼睛,原因是怕他看到那个节点就停下来。
于是就有了后边很燃的视频。
教练在边上爬着喊着口号,蒙眼的队员费力爬着,爬着。
其他原本坐在地上的队员都站起来了,他们不再聊天,而是看着眼前的三个人。
后来这个蒙眼的队员爬不动了,停了下来。
摘下蒙眼布一看,到了训练场的另一半。
一方面,我为他们这种拼搏精神感动,另一方面,教练的个人领导能力让我叹服。
当队员在努力爬行时,他喊的是,“不要放弃,往前爬,往前爬。”
当终于停止了,他说的是“上帝给了你影响力,你不要浪费它。我可以信任你吗?”
显然,被问的人只能回答,“能”。
教练没有这样去问:“你能行吗?”而是“我可以信任你吗?”
两者的差距就是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的距离。
我们注意到,用“你”开头的句子,陈述句或是疑问句都有很强的问责意味,而改成“我”则大大消除了这种感觉。
我曾经注意到,有人在文章中说,老师课堂用语的改变:
“你们听懂了吗?”
“我讲明白了吗?”
两种是不一样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