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应该来讲,全社会对于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然而偶尔也会遇到误入歧途的孩子。大家都知道这肯定与家庭脱离不了关系,那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究竟会是什么呢?我想就是父母的放纵与愚昧。
我们先来听听一位母亲的讲述。我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也没有教过他。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与他的母亲有过一面之缘。身为一名教育者对于这种异常情况也就特别想进一步了解,看能否帮上点忙。她的孩子的现状就是:一个月都不回家,不是去学校上课学习也不是去上班赚钱而是跟随已读完初中就在家闲逛的孩子混在一起,不肯回家。据说每天就是在那个男孩子家玩玩游戏,吃吃喝喝。
我也问过他母亲几个问题。孩子他依靠什么在外生活呢?没钱了怎么办呢?没钱了就打电话要家长给钱,家长不给就找找其他的理由,想尽一切办法要家长拿钱给他。如果不给呢?他就很多天都不联系父母,也不愿意接通家里电话。家长也曾去找过他,但是在家里面呆不了一两天,人又跑走了,家长很无奈,似乎没有任何的办法,能改变现在的情形。我很好奇,他在别人家干什么呢?别人家孩子现在干什么工作?那家父母不管吗?原来那个孩子母亲得了重病不在一起,父亲也没时间没办法管,他一个人住。这个孩子在他家就是玩手机,玩游戏。我恍然:没有人管真是挺惬意的,还能偶尔威胁一下父母弄点钱,生活真的滋润。那我就问他母亲,孩子怎么会有手机呢?想没想过收掉手机呢?他母亲满脸无奈,他爸爸为了想让他听话一点,才给他买手机。我心想:通过买了手机给他玩希望他能听话一点,真是“天才”想法啊!!我还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他回来之后,家长也想了什么办法没有?就是和他谈话,他也不太做声,也不理人家,家里面有一台摩托车,不给他骑的话,他自己在家里到处翻箱倒柜,搜出钥匙骑着就走,父母也没有办法。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半年左右了,而家长了也没有任何解决的这个思路与行动。
这个孩子啊现在才13岁左右吧,如果没有改变,照现在这种情形发展我们基本可以想象得到他未来的命运。那么我也在想,那么这个孩子的现在的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觉得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去反思与吸取教训,尤其是家长。
一是家庭的教育环境太差必会影响孩子。这既可以是家庭内部那种杂乱差,父母关系不和谐或待人接物做事不能积极向上,正面的影响孩子。也有生活外部环境的问题,孩子容易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人与事,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诱惑与蛊惑,自然奔着欲望而去。
二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没有要求,没有原则。孩子想怎么样便怎么样,家长也不在意,觉得任其自然,反正会长大,甚至是还在某种程度上宠溺纵容。所以平时教育也没有规范。那么在他具备了一定的力量与欲望无法满足的时候,也就再也没有什么外部力量与内心自我约束机制能够给予他这种规范与限制。我猜剩下的只有内心的直觉需要了。
三是家长没有最基本的一种科学的教育的理念与认识而不自知。这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听到他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所说的他父亲通过买手机这样一种方式或给钱才上学等情况而且据说还不止一次几次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希望他去好好读书,却不知道这会适得其反。用欲望与物质的满足去填补她的欲望希望他去学习,反而激起了他的这样一种享受与放肆的贪婪在膨胀。说的夸张点,就像是与“魔鬼”在交易。他尝到了放纵的快感,威胁的魅力,怎么会愿意回到那一个受限制,受教育受管理同时还有一定付出与艰难枯燥的这种学习生活成长的氛围中来。
由此,我们更能明白家庭教育的至关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只有父母真有心,有意愿去学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绝大部分时候相互的信任与尊重,形成互补教育的合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但有时候个别家长是生活所迫,有心无力;或是无知者无畏,越是不懂教育越是无所畏惧,任着性子来。更有甚者觉得自己什么没见过,我比你强多了,眼睛长到头上去了,不愿听,不想听。因此这样的家庭,孩子的出现问题的几率更大,产生了后果越严重。
真心希望身为父母者多点敬畏之心,多点学习之心,多点责任之心,多些宽厚与大度,多些谦虚与温度,少些尖刻与计较。与学校形成良性互动,努力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教育职责,形成合力,才可能会有完整的教育,健全的孩子。愿天下再无后悔之父母。
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