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裕身为汉室皇族后裔 为何定国号为宋而不用汉

刘裕身为汉室皇族后裔 为何定国号为宋而不用汉

作者: 进击的历史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13:27 被阅读0次

    大词人辛弃疾在镇江北固亭,写下《永遇乐》曾感叹道: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就是“六朝第一猛人”刘裕的小名,他生于微末,起于乱世,终成一代定乱代兴之君,其武力值爆棚,军事能力在古代帝王中数一数二。作为南朝的“开启者”身为汉室皇族后裔的刘裕弃用“汉”而将国号定为了“宋”,原因为何?

    第一:时间相距太远

    刘裕出身寒门,但却是汉室后裔,他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从传统宗法视角而言,刘裕只是旁系不是宗嗣,与汉帝头衔没有关系,戴不起这顶帽子。再者人们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刘裕与刘交相差了六百年了,那点皇族血缘早就变淡了。

    我们再算具体时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此时距220年曹丕代汉,已经过了两个世纪,整整200年了。若从公元184年开始的黄巾之乱,广义上的三国算起,也有236年。即使时间上最近的蜀汉,于263年为魏所灭,距离刘裕称帝时也过去了157年。

    此时的情形与王莽篡汉十五年后刘秀复建东汉帝国,完全不能相比。也不能和刘备在曹丕代汉后转年称帝,重建季汉时的情形相比,何况刘备一直以中山靖王后人的身份自居,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

    至于中间那个建立汉赵的匈奴贵族刘渊,用汉作国号,一是因为“汉威未远”能借助汉朝的号召力,二是作为司马家族掘墓人,起兵反西晋,显示正统性。

    第二:没有号召力了

    正统性背后是人心所向,刘裕所在时代,人心去汉日久,“汉”这个名号在当时没有多少号召力了。东汉末年时天下大乱,那时人们渴望安定,所以人心思汉,刘备宣传光复汉室,可以收拢人心。而时间到了东晋末年,地处江东的人们,心在晋室,不在汉室,若再打出光复汉室的旗号,效果微乎其微。

    举个简单例子,清末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能吸引广大群众参加。若现在有人再打这个旗号,只能被看作是笑话。所以刘裕走的不是复汉路线,而是禅让晋室的皇位,更能获取人心。

    第三:名号被玩烂了

    东汉灭亡之后,刘裕之前,北方的刘渊以汉为国号,也是希望他的江山能像两汉一样国祚绵长。但在他死后家族内部随即陷于内斗,九年后刘曜更是将国号改为了赵,最终被同样称赵的后赵灭国,成为一个只有二十五年的短命王朝。再有就是同样以汉为国号的十六国之一的成汉,国祚也只有四十六年而已。“汉”这个国号,此时可利用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另一重原因是一句流传甚久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汉武帝就曾说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谶语在古代很受重视,按照这句话中的“法应再受命”,意思是说汉朝会出现两次,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印证了这一点,更加深了人们对这句话的信任度,所以后来又衍生出刘备版本、袁术版本、曹魏版本。

    尤其是曹魏版本,人们认为魏是巍峨高大的意思,暗合谶语中的当涂高,曹魏代汉,就符合天命授受如贯的要求。当涂高等于魏的解释也就逐渐变成主流观点了,曹魏之后,又出现了冉魏、翟魏、北魏等政权。后赵的石虎也曾在篡位称帝前自居“魏王”,魏简直就成了汉的克星了。

    刘裕代晋建宋之时,北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正处于国力上升期,刘裕更加不可能用“汉”来作国号了。

    第四:遵循一贯做法

    中国古代王朝创国号,一般有两种套路,取用之前有的国号或者原创一个。元明清之前的王朝国号基本都是封地名,直接从周朝分封的古诸侯国中拿来用,或创始人在前朝时受封的爵位名称,这样做就代表自己继承了前朝的正统地位。不按套路的基本活不久,比如王莽的新朝,取自“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

    刘裕祖籍彭城(今天的徐州),春秋时属于宋国,晋室封其为宋王。刘裕走的是禅位路线即汉——魏——晋,建号为宋就意味着刘裕是继承了东晋的地盘,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如果刘裕仍以汉为国号,那么他的法统继承世系就是西汉-东汉-蜀汉-刘裕这个汉,显然两晋就为伪朝,还想不想获得晋朝故民的支持?尤其是那些魏晋以来的贵族世家,这批人就会人人怀惧。

    身处乱世的人们更希望一个全新名号的王朝出现,去拯救天下苍生,可惜的是刘裕没能成为那个天选之子,刘裕的继承者刘义隆,更是只落得“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了,从而成为了辛弃疾写词的典故素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裕身为汉室皇族后裔 为何定国号为宋而不用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fx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