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日纯也

作者: 出走De娜拉 | 来源:发表于2016-03-21 23:43 被阅读48次

故修道以观窍、致曲为先,先止其所,以安其主,而后不离乎道,渐归于极,此凡修道者不能易也。

“窍”类似于方法论,庄子老人说,修道这条路啊,要先观窍、致曲,不能什么都想要,先有所止,你才能安神,这样你就走在成道的路上了,这样走下去就会越走越纯。

致曲,如同一个小小的突破点,先把它搞定,做点事情出来。不要想着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最后啥也没做,内心焦虑……致曲,也是在说万宗归一,你有啥怕的?很多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做什么工作,和谁恋爱,习惯了万般挑剔+恐惧成习,以为“生活在别处”,以为别处的更好。

《大学》讲“知止”,明白了你不是什么都能做;《中庸》讲“致曲”,既然你不能什么都做,那就从可选择的范围内先做一点小事,用一些方法。既然没有更好的工作选择,就先好好做呗,既然有了恋人,那就好好爱呗。致曲,是突破,是行动,是立足当下,是有所为。

盖自物观之,则不齐、不一、不通;自道观之,无可执也,故“有”为“无”之用,“无”为“有”之宗;用归其宗,修底于成,此大道也、性命也。

道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就事论事,生是生,死是死;有是有,无是无,而从道一层来看,生预示死,有承载无。

“有”如同具体可见的事物,“无”如同事物承载的抽象的东西。“有”是鼻子,“无”就是嗅觉;“有”是脑袋,“无”就是思想。形式为了承载内容,无形乃有形之根本,没有嗅觉的鼻子,不思考的脑袋和装饰有和区别?所谓“用归其宗”便是教我们眼明心亮,不要只看鼻子大小高矮,更要看它能识别多少种气味,透过器一层,去感受到无形,才能说是走在修行的路上。

故中者自中,和者自和,非为之中和也。为之中和,失其中和,尚何望至于中和哉?

这一句是对大家常说的“自我接纳”和“好好爱自己”最好的诠释了。

你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当刻意为之的时候,就说明了你本来不是这样子。这与“诚者自成也”含义想通。表现出的样子就是本来的样子,行动即想法,真正想的就真去做。找寻“赤子之心”就是追求越来越纯的过程。

《中庸证释》读后,体会了那句“我就这样啊”的怡然自得。把根深埋地下,多大风雨都不怕。

风雨不过也就是天气变换嘛~

相关文章

  • 修道者日纯也

    故修道以观窍、致曲为先,先止其所,以安其主,而后不离乎道,渐归于极,此凡修道者不能易也。 “窍”类似于方法论,庄子...

  • 见地与修道

    见地与修道 ——读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不是佛教徒,纯...

  • 修道者

  • 《心灯录》显己则生显照则死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彼不修道者不必论,即修道者,论年论月不在,真死人也。我...

  • 吕祖先师主讲外修篇•7 养性葆命

    ――来源于紫薇宫阙 凡修道者,必先了性命之源,始可有得,性者,先天之始也,命者,...

  • 足以照耀你前行者即为明师

    修道之人常寻师,迷时师渡,悟了自渡。 寻师访友自是修道者之常事。然自古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难悟,明师难遇。 如...

  • 梦-修道者

    昨晚做了一个比较奇怪的梦,奇怪之处在于梦在视觉上比较清晰,而且梦中的自己并不受我的人为控制,就好像我是梦中的人...

  • 如何才能够不迷失“道”?(图)—道德真源东方阳熹原创

    来源:道德真源《修道百问》14篇 作者:东方阳熹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诸多修道者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修道者能否...

  • 中庸谈君子

    慎独修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 纯堂

    纯者, 无瑕也! 若白壁之无瑕, 似甘泉之清冽也! 虽有天地之苍苍, 莫若人心之赤诚也, 人心至纯者,当做赤城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道者日纯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gk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