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在想,像我其他的同学那样,找个稳定的工作,或者是国企,或者是公务员不好吗?家里拿个首付,贷款压力应该也不大,忙的时候仔细干活,不忙的时候就和同事吹吹牛划划水,晚上下班有时间就跟朋友约着开个黑,顺风顺水,结婚生子。
不像现在,明明是个不错的大学毕业,却选了一个更困难的道路,收入锐减,过年回家都不舒服,都快30了还没什么像样的收入,面对家人的心理压力极大。
其实我在毕业之前考察过很多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虑过工资收入,当地的房价和物价,感觉都还不错。我当时非常纠结,到底是一个更稳妥的,一眼能看到头的路呢?还是一个更崎岖的,可能跌跌荡荡,未来永远看不清的?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一直都是随大流,跟着大家读大学,考研,也没有过太多的想法,结果到了最关键的毕业季,像是晚到的叛逆,放弃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没有选择稳定,反而选择了教培行业。
当时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凌晨四五点,我告诉他我可能的选择,他很笃定地不建议我去公务员,因为觉得我不合适那样的环境。但现在看起来,在他的角度上,可能我更多的是对于人情世故中社交能力的不足。但当时我给我自己的理由不太一样,略微有些牵强,不想让自己过一成不变的人生。但我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希望我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有读者就问道,难道追求舒适不好吗?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是或者否的答案,他举了一个日本的例子。
日本有种人叫“穷忙族”,他们因为不想让自己的生活面临痛苦,所以选择了逃避,不上学也不上班。但是他们也要吃饭呀,于是这群人就去翻垃圾桶,捡废纸板然后卖到废品回收站,卖的钱可以勉强换一顿今天的晚饭。
他们确实不像社畜一样,需要辛苦工作,面对公司或者领导的压力,但是他们却为了吃上一顿饭,花一天中绝大多数的时间。这种生存不像是生活,更像是寄生状态,他们的能力始终处于零认知区内,虽然确实避免了很多麻烦,但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优势却会越来越小。
很多人并没有这么极端,但是却有一些类似的状态。当然,并不是去批判这种状态,毕竟就像知乎上说的,他们没偷没抢没影响别人,对他们也应该保持尊重。
只不过,我意思是,对你自己来说,你想有这样的人生状态吗?
除此之外,舒适也不只包括一种。前两天花朵弟弟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当随意地就能能学会一些知识的时候,成绩提高了没什么感觉;但是经过特别努力的状态学会的知识,让成绩提高了,反而特别开心?
之前常常把这个解释为后者是经过努力的结果,今天我想提供另一个角度。我想问,舒服和舒服之间,真的都一样吗?
我有个同学,公司派出去出差两周,因为项目原因,一周中无所事事,于是定了个电竞酒店,天天醒来就有电脑可以玩,而且没人找他工资照发。在第n天之后,他和我们玩到5点,在语音突然说,好无聊啊,不玩了,晚上去步行街逛逛,那天开始明显就对游戏开始兴趣不大了。
他这个状态不快乐吗?可太快乐了,这不就是每个人都期待的状态:没人找,想玩就玩,工资照发。但为什么时间长了(只持续了几天而已),竟然对这种“快乐”的状态产生抵触心理呢?这里我想引入一个形容词“积极地”来描述另一种快乐,以和该快乐作出区分。
什么叫积极的快乐?一种战胜麻烦,痛苦和不舒服之后,获得的奖赏。相信你肯定也有过这种经历,在付出全部努力后,获得想要的结果,都想一蹦三尺高。就像花朵弟弟描述的,在努力之后的成绩提高,才是真的爽。
这种快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好处,他不同于“穷忙族”的那种舒适,在克服困难后,客观上它会明显增加个人某方面的能力,从而带来更高的生存优势。
对我来说,让我选择这条路,不确定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我经历过高考和考研,很清楚哪种快乐能给我带来真正的快感,只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对我来说只有克服困难之后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选择这条路,会让我自己更加痛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