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一下,纸媒传统意义上是报纸、杂志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媒体,狭义上讲纸质书并不在这个范围内。主要考量的是新媒体和纸媒的对比,而不是“我多么爱纸质书”。
当然广义上,如果大家把纸质书也放进来,我们也可以只谈“纸”,不谈“媒”,毕竟无论以何种形式,“媒”是永远存在的。
我想客观不煽情的来说一下这个问题。不过在此之前先站队,我很喜欢纸质书籍。有买书的爱好。京东购物车是一般都会有几十本书放着,有打折就会买。我也有kindle,也会在手机上看书,也花钱买过电子书。这些各有各的偏向性。但要说媒体,我看视频新闻,看网页新闻,看微信公众号,刷知乎,我从来不购买报纸和杂志。
我们来考量纸的哪些特性不可替代?
1、深度阅读
如果简单的把电子信息等于碎片化肤浅没有深度,把纸媒信息等于是深度的有质量的,其实很荒谬。要注重的不是内容吗?这个根本不是纸媒的特性。
就如同把“微信朋友圈”和“一篇报纸上的深度评论”作比较,问哪个好,偏向性实在太明显。那我能不能强行把“学术专著的电子版”和“《扬子晚报》某小区的花边新闻”比较呢?(是的我在黑扬子晚报)
当然,纸质书优质的内容概率比电子优质内容的概率大,这一点我并没有办法否认,因为制造电子的内容成本太低了,不过要说垃圾的内容其实也到处都有,主要还是交给个人去选择。再比如在手机上看书很容易受到干扰而影响了阅读,但不能证明在阅读纸质书籍的时候被外界干扰的几率要小。或者是因为之后那些不可替代的原因,会喜欢深度阅读的人偏爱纸质书。所以比较的样本本来就是有偏差的。
这一点并不能站住脚。
2、可涂写/归属感
家里的老书上都会有爷爷的藏书章,我拿到一本书就会扉页写上名字,里面都会有批注来辅助阅读。(所以不值得做批注的书我不太会买,辅助阅读的手段也更加深入)所有送人的书扉页会写上赠言。
我非常喜欢用笔记的方式辅助我进行阅读,所以无纸化的考试也让我很痛苦。手里没有笔我会很难过,看电子文献我都会花几块钱打印一下。
现在的平板已经可以实现签名和写批注的部分,并且擦除和修改变得非常容易。书签和文字都可以查询。未来这个功能会更加的便捷。
就报纸来说,本来报纸就胜在一个时效性,这一点比不上网络,并且也不一定要在报纸上阅读深度报道。所以“新闻”这些,胜在“新”的已经日渐式微。要做深度的内容,我也说过,不用拘泥于纸。杂志我们之后在说。
但你很难想象送别人电子书的时候在扉页签名。在换平板的时候把电子档完整的挪过去。这一点是只有几兆的数据不能完成的。如果有更加完善和智能的个人书籍管理系统,这也并不是不能替代。
3、质感
这一条是最为主观但是最重要的东西。就比如我很喜欢闻书和本子的味道,喜欢摸纸张的质感。
现在的屏幕会继续往纸靠拢,将会同时拥有纸的轻薄和电子的便捷。
柔性显示的概念现在也非常火。哈利波特里面可以播放的报纸已经可以成为现实。
尽管如此有一些质感是不能替代的,各种重量各种表面的纸张。就像古时用的竹简和兽皮一样,可以用视觉嗅觉触觉全面的感受这种材质。不过这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主流的“媒”体需要的了,更大层面上是一种审美和收藏的价值。比如重视这部分价值的杂志。
【结论】
狭义地说纸质媒体:
时效性比不上新媒体。传播广度比不上新媒体。生动形象上比不过视频。讨论比不过社区。
要在内容上下功夫,纸质媒体和新媒体没有差别,不必拘泥于纸媒。
质感不可替代。追求这些的杂志仍有市场。
虽然现有很多习惯。但习惯会变。
广义的说纸质:
有非常完美的替代品,“纸”介质会衰弱,甚至消失。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就像我们现在已经不用兽皮竹子作为媒介一样。但这和新媒体没什么关系。
质感和归属管不可替代。
任何新事物走进人们的生活总有一个过程。抵触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非常正常的一部分。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能是你的观念被淘汰,也有可能是新事物死亡。希望能积极地拥抱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