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营
逆势而为,纸媒永生

逆势而为,纸媒永生

作者: 匠心学徒 | 来源:发表于2016-10-24 20:34 被阅读0次

新媒体当道,纸媒已死似乎已成定论。大堆大堆的数据都论证着纸媒时代已成为了过去式,可只要我们多想想,如果纸媒死了,会不会是全人类一大退步,或说是一大损失?

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飞速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用一句老课本里话说 世界变得更小了。可是,信息传播的效率却越来越低,大量莫须有的谣言,毫无价值的花边,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新闻变得越来越不像新闻,信息变得越来越像垃圾。

首先,我觉得纸媒就具有过滤信息的功能。

比如报纸,采编、拍版、校对、印刷、买卖…一个完整的流程,也就是一个过滤筛选的过程。生产成本决定了它具有相对应的价值。同时,板块分明,将“碎片化的信息” 人为控制在一个整体里,读者 择其所需,不乱 所以不躁,不躁也就不乱。

来势汹汹、铺天盖地的信息与现在频发网络暴力也脱不了干系,这也是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代价。

其次,电子化使知识性和文化价值降低,而纸媒则能保留信息知识性和文化价值。

使用手机时,无非是消遣时光,可以等同于蹲坑读物。个性签名似的鸡汤文,几分钟的短视频,千篇一律的雷人故事,还有越来越热门的网络视频教学。这里引用一下  和菜头 说过的一段话:“上网以后,我们把信息当做了知识,把收藏当做了学习,把阅读当做了思考,把储存当做了掌握。像个花栗鼠在秋天收藏坚果一样,把自己的阅读器和硬盘塞满,却依旧觉得饥渴难耐。”这就是我想表达的,真正的知识还是需要纸质东西来承载,视频图片都是不同的承载方式,网络只是助力传播,如果全倾力在网络上,不可不谓是种退步。就比如最近360云盘的关闭引起的部分人的数据恐慌,网络的不稳定不安全性因素还是个大问题。

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搞文化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的人却越来越多。

我写下的这个题目: 逆势而为,纸媒永生。我对纸媒充满信心与期许,当然不论是新媒体从业者还是纸媒岗位上的坚守者,只要我们都能理清一些道理,多做实在事,多说明白话,很多问题都会慢慢减少,争论或纠结都会更少。

在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的局势下,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好的手机应用也为我们提供着便利,比如简书就还不错,哈哈,才开始使用,以后我会经常写些东西的,让自己活得更明白,给自己的想法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p.s.整篇文章写完,发现自己还有好多想法和要说的话憋在心里无法表达出来,文字表达是一个堆砌和推敲雕琢的过程,坚持练习,慢慢进步。

2016.10.24 第一篇


相关文章

  • 逆势而为,纸媒永生

    新媒体当道,纸媒已死似乎已成定论。大堆大堆的数据都论证着纸媒时代已成为了过去式,可只要我们多想想,如果纸媒死了,会...

  • 关于“纸媒已死,纸媒永生”这件事儿

    报纸曾经历百年辉煌,杂志因凝聚精英而受广告主长久追捧。但近十年,“纸媒消亡论”数度喧嚣,欧美报业不断传出老牌报纸倒...

  • 投资十八式之第九式

    最重要的不是顺势而为,而是逆势而为。

  • 新媒体崛起的时代,我们可以从“没落”的纸媒身上学到什么?

    纸媒已死,纸媒永生 大学时曾上过一个新闻学的课程,上课时老师会给我们看一些他拍摄的新闻照片,听他讲着那些惊险的新闻...

  • 太极不急

    翻江倒海易,抽丝剥茧难; 有形而为易,无形而为难; 有为而为易,无为而为难; 逆势而为易,顺势而为难; 先发制人易...

  • 不想逆势而为

    01 年底了,做了个决定,接下来这个号,就进入佛系更新状态。 说是佛系更新,但还是尽量保证一星期一篇吧。不过接下来...

  • 纸媒

    纸上新闻近黄昏, 多少辉煌已沉沦。 瞬息万变咋更新, 海量信息怎贮存。

  • 纸媒稿写作,攻略谈。

    很多人觉得纸媒不好发表,其实并不是。简单点说,纸媒写作有两个关键点。一,纸媒文体的写作技巧。二,纸媒投稿技巧。 我...

  • 纸媒将死?纸媒不死(评论)

    近日有消息称,曾一度塑造出北京地区“都市报”神话的《京华时报》宣布于2017年元旦休刊,并入《北京晨报》——这无疑...

  • 逆势而为的结果

    陕西咸阳妇幼保健院院长终于被免职,大快人心!不仅咬定疫情结束后裁掉40余名医护(包含产假、哺乳期员工)属于“人才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逆势而为,纸媒永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gl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