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新视角观影报告简书电影
身为战争国度里的女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身为战争国度里的女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 观剧团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1:03 被阅读15次

    文/龙猫

    最近有一部动画电影非常抢眼。

    《养家之人》。

    这部影片于2017年9月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即迎来了众多影评人和观众的追捧。国内虽然今年1月才正式上映,但依然不影响它的好评如潮。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让龙猫非常好奇。

    不过,想要更好地了解一个故事,故事背景是最好的切入方式了。背景提供了故事庞大的世界观,也让故事充满了意义。

    所以,龙猫觉得有必要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养家之人》的历史故事。

    1  以史之名

    《养家之人》的原著为《帕瓦娜的守候》,是一部由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里斯撰写的文笔优美、情节紧凑的儿童小说。

    故事发生在处于战乱之中的阿富汗,一个小女孩为了代替被抓走的父亲,化身小木兰,一边赚钱养家,一边解救父亲,并最终一家团圆。

    原作者想用这样一个故事,去告诉孩子们勇敢的意义和价值,并促使他们努力地去变勇敢。

    这一点在电影中也被重现得很好。

    电影中年轻的女主角帕瓦娜不断地遭受挫折,又不断的站起来,即使明知毫无希望,甚至生死难卜,都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

    这种执着在和平年代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是像阿富汗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

    帕瓦娜

    事实上,《养家之人》的历史演绎是龙猫最喜欢本片的地方,也是本片铺展故事的一个重点。

    勇敢的主题被建立在战乱和殖民统治的历史根源上,又被寓言的「普世性」无限放大。

    同样是以阿富汗为背景的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里,关于北方联盟、苏联、Taliban等联盟组织的描述数不胜数,然而都仅仅是这一段时间的片刻描写。

    这个国家从始至终都没有逃离过战乱的困扰,但是每一次它都坚强的存续了下来。

    就像19世纪美国南部的黑人奴隶,虽然失去了很多,但他们仍然能在困境中寻找乐趣,没有人能够夺走他们的一切,总会剩下一些东西是任谁都永远夺不走的,而这些就是生者活下去的意义。

    这也是龙猫最喜欢的:脆弱的生命不会自己发光,他们需要被照亮,只要有亮光,一切都充满希望。

    纵使阿富汗的历史是破碎的、不完整的,在主权被践踏的同时,仍要被不同的入侵者分割剥削,并最终无视掉。

    犹如二战时期波兰的但泽一样,它们都是历史上不被重视的地区,就像天生残疾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要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

    然而,人性的光辉从来不会因为地域的差异而被遮掩掉。

    《养家之人》也同样如此。

    故事选择了一位代表弱势的女性角色作为主角,与当地崇尚的男权社会从一开始就建置了一种对立的冲突。

    从父亲被抓走到帕瓦娜将近三十分钟的讲述里,也是寓言和故事开始并行讲述的开端。

    在这期间,我们看到了一贫如洗的家以及凶神恶煞的伊斯兰原旨教派成员,看到了约束女性的种种毫无道理的教条,也看到了隐藏在这黑暗统治下属于帕瓦娜一家的夜间时光。

    每当一段历史或寓言从父亲或者帕瓦娜口中叙说出时,电影仿佛带着主角和我们一起跳脱出这个封闭的地域,化身为勇敢的救世主,完成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救赎任务。

    一如父亲的讲述,压迫从来都存在,但是人本身却是不受压迫的。

    即使在被Taliban抓走之后,父亲的教诲也依旧在影响着帕瓦娜,促使着她成为自己的救世主,成为一个被历史压迫着身体,但灵魂却自由的人。

    龙猫喜欢将这个故事的叙事手法称之为“伪魔幻现实主义”,这与传统的魔幻现实主义不同。《潘神的迷宫》里经典的寓言故事和现实故事交叉演绎的手法,在《养家之人》里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前者是寓言吞噬了现实,寓言主角最终通过了潘神的考验,回到了国王的身边;而后者则是现实完善了寓言,因为帕瓦娜的勇敢,让她丢掉了存在自己心底最深处的悲惨黑暗的历史记忆,重试信心,并最终拯救了危在旦夕的父亲。

    《潘神的迷宫》

    在这样一个地方,规则是固定的,也是不定的,金钱在任何地方都具有某种魔力,在这样的地方也同样如此。帕瓦娜听了朋友的话,想通过贿赂的方式希望能够救出父亲,但是因为钱太少而被赶离监狱。

    就像她口中的那则寓言故事一样,恐惧总是追随在她身后,化身成一团迷雾紧追不舍,直至死亡。

    第一次营救的失败,就是寓言主角苏莱曼丧命的时候,也是本片中帕瓦娜的情绪低谷期。虽然在装扮成男儿身之后,她有了自由活动的权力,但是内心仍然充满着抵触和恐惧。

    这个国家不会包容帕瓦娜这样的女孩,所以只有她包容自己,才能取得别人信任,进而获得前进的希望。

    2  恐惧和战胜恐惧

    了解阿富汗历史的读者大概也知道,在那个国度里,每一次的小小冒险,都有可能是生离死别。

    所以在观影的过程中,龙猫一直也揪着心不能放下。当原旨教派成员真的拿起枪来追杀帕瓦娜和她朋友时,龙猫甚至都不敢想象她们能否成功地逃脱掉。

    就像那位失去了妻子的丈夫,悲伤和痛苦除了被压抑在内心里外,他什么都做不了。

    悲伤在那里是一种奢侈的情绪。当人们已经习惯了死亡和失去,也就很难再对类似的事情做出反应。

    苏莱曼是帕瓦娜心中的一个梦魇,也是支撑帕瓦娜走出恐惧的“使者”,这样一个角色符号是具有两面性的。

    帕瓦娜背负了死去哥哥的历史记忆,这份记忆仓促却又极深,是一段压倒帕瓦娜的过往,也是藏在全家人心中一道揭不下来的伤疤。他们始终不能跨过这道坎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于是,“沉重”成了这家人生活的代名词。

    我们不必知道父亲的腿是怎么没的,也不必知道为什么买衣服的老人背后的年轻女孩是他的妻子,同样不知道为什么家人不敢去救回父亲。一切其实都有源头可以追溯,可一切既然发生了,仿佛追根溯源的意义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然而,帕瓦娜却不这么认为。正因为她是孩子,所以比别人更加无畏,父亲的话语让她学会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试着理解自己。没有人强迫她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当掌控权落在她手上后,她觉得有必要做出行动。

    所以,无论是男权社会、苏莱曼、还是父亲和失去妻子的男人,都成为了引导帕瓦娜成长为一个独立女性的引路人。

    正是因为他们,才让帕瓦娜领悟到:战胜恐惧,首先要战胜自己。

    在故事的最后,就连帕瓦娜的母亲和姐姐也勇敢地站了出来,与以往强势的男权思想相抗衡,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结局中,帕瓦娜把虚弱的父亲扶上推车,另一边的母亲和姐姐抬头看到了天上明亮的月亮,光晕显眼,雾气氤氲在旁。未来谁也猜不准,父亲仍然生死未卜,以往的宵禁早已开始,谁也无从知晓最终母女三人是否能够逃出生天。

    但是最终,帕瓦娜讲出了心中的那个梦魇,讲出了哥哥苏莱曼的死因,也因此得以释怀。

    然而,新的战争又开始了。

    历史不断重复,多少颠沛流离,但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故事也总能记在心间。

    也总能记住那句话: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无价的珍宝。

    喜欢记得点赞和评论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为战争国度里的女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hxdqtx.html